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正文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振动信号处理方法比较

    周冠禄;江永全;陈锦雄;梅桂明;

    针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时可采用的振动信号处理方法较多的情况,设计了基于CNN的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对比实验,采用不同的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动信号输入CNN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及测试,根据测试精度比较处理方法对故障诊断精度的影响。采用CNN中的AlexNet作为实验模型,选择模型中的最后3个全连接层,以达到快速训练的目的。对比不同信号处理方法对应的检测准确率可知,基于小波变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的检测准确率最高。

    2020年07期 v.15 729-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MD和CNN的滚动轴承故障定量诊断方法

    吕阳;廖与禾;王报祥;薛久涛;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尺寸难以定量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首先对带有不同故障尺寸滚动轴承的运行进行监测,得到1个与滚动轴承故障尺寸有关的数据库;然后对数据进行VMD,提取有效的训练模式分量,并去除噪声等的干扰;最后将训练模式分量置入CNN进行训练,得到能对滚动轴承故障尺寸进行预测的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对滚动轴承的定量诊断。

    2020年07期 v.15 735-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6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末端牵引式手指康复机器人设计及其柔顺性控制方法

    王洪波;闫勇敢;王辛诚;林木松;

    针对现有康复设备存在柔顺性不足、难以适应手部狭小活动空间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手指屈伸、收展的末端牵引式手指康复机器人,并对其人机模型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指训练位姿的阻抗控制模型,实现了面向手部关节的机器人变刚度设计。为了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验证,搭建了相关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变刚度设计能实现不同训练位置处对应刚度的设定,基于训练中的手指位姿信息的阻抗控制器能够实现手指康复训练时的柔顺性控制。

    2020年07期 v.15 74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3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一种弹簧系数和跳数分类的改进DV-Hop算法

    吴雪敏;张继荣;

    针对传统DV-Hop(distance vector-Hop)算法求解节点间平均跳距存在误差及随着节点跳数增加误差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V-Hop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将节点间的实际距离与估计距离抽象成弹簧模型;然后对节点间不同的跳数进行分类,计算不同跳数对应的弹簧系数,提高节点定位精度,并减小因跳数增加而产生的累积误差;最后用加权双曲线法确定未知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DV-Hop算法及其他文献中的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的改进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

    2020年07期 v.15 750-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较高黏度垂直油气两相流实验及压降研究

    张轩豪;方志刚;唐安达;罗威;廖锐全;

    依托可视化多相流实验平台,利用储罐温度控制流体黏度,开展垂直管较高黏度油气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记录不同黏度(60、100、290、480 mPa·s)、表观气速(1~60 m/s)和表观液速(0.02~0.55 m/s)下管内流型、持液率和压降,得到156组实验数据,分析不同黏度液体对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和现有模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总压降随着液体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总压降最小值受表观液速及其黏度的共同影响。根据实验数据重新拟合了压降预测模型,采用10井次生产数据对新模型验证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值为13.48%,较其他预测模型准确度提高了10%,新模型能够为稠油生产和运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20年07期 v.15 7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大推力电动振动台动圈骨架热功率计算

    张奎华;李杨;郭良栋;

    对振动台动圈骨架进行合理简化,构建驱动线圈、短路环及骨架的电路模型。将电路理论分析与ANSYS磁场分析方法相结合,推导出骨架动生和感生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表达式,并在考虑趋肤效应的情况下对骨架电阻进行修正,得出更为准确的热功率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所提动圈骨架热功率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电动振动台具体型号的研制。

    2020年07期 v.15 761-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多变量ARX-Laguerre函数PID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

    郭伟;邵帅;李涛;张鹏程;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控制系统满足稳定设计却难以优化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ARX-Laguerre函数模型的PID预测控制(multivariable ARX-Laguerre functi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ombined with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MALMPCPID)算法。以增量式的多变量ARX-Laguerre函数为预测模型,通过带有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递归方法在线辨识Laguerre系数矩阵,并将滚动优化的性能指标改写成PID参数形式,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将所提的MALMPCPID算法应用于Shell公司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多变量强耦合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快速性和解耦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2020年07期 v.15 767-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混沌云鱼群算法优化航空发动机自适应PID控制

    张革文;孙宇超;周琛;刘佳颖;

    针对传统鱼群算法存在陷入局部最优、后期收敛速度慢和寻优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云鱼群算法(cloud adaptive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based on coupled chaotic map,CCAFSA)。采用云自适应视野范围和可变步长提高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利用混沌运动遍历性的特征,增加初始鱼群的多样性,防止陷入局部极值;针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基于CCAFSA设计了一种参数在线自适应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基于CCAFSA设计的自适应PID控制器能实现参数在线优化,快速有效地跟踪指令信号,增强发动机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

    2020年07期 v.15 774-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头部姿态检测算法研究及改进

    韩进;刘延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提出了一种可对单张图片检测头部姿态的轻量级算法。基于软分类回归网络(soft stagewise regression network, SSR-Net)降低模型大小,对头部姿态的"俯仰角、偏航角、翻滚角"三维检测分别采取多级分类方式,每级分类只需执行少量的分类任务和较少的神经元。为提升算法的特征表现力,嵌入包含通道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注意力模型,分别在中间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提升特征表现力。注意力模型可无缝集成到CNN架构中,且开销小。实验证明,与非嵌入注意力模型相比,改进算法模型仅有4.36 MB,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E)值更低,且准确度提升了4%~5%。

    2020年07期 v.15 78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改进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T波分类的应用

    汤伟;王权;

    针对心电信号T波分类问题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出现的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引入Dropout概念优化网络训练过程,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就分类准确率、训练次数、卷积核、算法的泛化能力4个方面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分类准确率方面,所提算法的标注结果与专家人工的标注结果接近,且标注重复率均可达98.9%以上;在训练次数方面,可有效减少训练次数,且测试集识别率可达99.31%;选择合适的卷积核个数,最终的测试集识别率可达99.31%。所提算法与BP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DCNN这3种方法相比较,可有效降低DCNN的过拟合问题,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

    2020年07期 v.15 78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分数阶滑模观测器设计

    陈珂;宋保业;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充电控制过程中传统滑模观测器(sliding-mode observer, SMO)存在抖振及角度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数阶SMO。首先,将分数阶微分算子引入滑模切换面,并采用分数阶的指数趋近律,建立分数阶SMO;然后,用光滑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从而减弱高频抖振;最后,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分数阶SMO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数阶SMO可明显减小系统抖动,有效提高转子位置及转速估计的准确性,并且对负载波动有较强的鲁棒性。

    2020年07期 v.15 793-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融合加权中心学习的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

    王培崇;郭婷婷;李晰;

    针对教与学优化(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TLBO)算法容易出现收敛速度慢、解精度下降、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加权中心学习的改进教与学优化(improved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with weighted center, WCTLBO)算法。利用Halton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加算法搜索到最佳解的可能性;将加权中心学习思想与"教"算子融合,并以该中心取代教师的"教"职责,抑制种群在教师个体周围的过早聚集,保证最优个体在收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小组讨论机制引入"学"算子,有效抑制"教"算子存在的早熟问题,使个体在算法后期具一定的突跳性,避免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在14个测试函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WCTLBO算法与其他同族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解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2020年07期 v.15 799-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融合多层卷积特征的绝缘子目标检测

    申泽浩;牛萍娟;石浩;李天童;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卷积特征融合的Faster R-CNN绝缘子检测算法,首先对卷积神经网络中包含更多目标细节信息的浅层特征图与特征信息更加明显的深层特征图进行融合,提高算法对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然后根据绝缘子的形状特点改进锚框的比例,减小锚框尺寸,提升对小尺度绝缘子的检测能力,并在训练过程中加入多尺度训练,降低不同尺度绝缘子对识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算法平均精度均值(mAP)可达93.6%,比原始算法Faster R-CNN高出6.8%,对多尺度绝缘子的识别性能更优。

    2020年07期 v.15 807-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物联网感知层簇内高效低功耗的数据收集方法

    曹莉;蔡勇;乐英高;

    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簇内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收集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和传输时延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鸡群优化(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 CSO)算法的物联网感知层簇内高效数据收集方法。对物联网感知层簇内传感节点的数据收集问题进行了数学计算、分析和建模。簇内传感节点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兼顾簇内传感网络节点能耗、传输时延和网络均衡性等指标,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利用CSO算法的高效优化性能,从簇成员传感节点到簇头节点之间的多条通信路径中寻找传输路径最短、网络能耗最低和传输时延较小的传输路径,以提高数据收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物联网感知层数据收集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可降低网络能耗,提高网络数据收集工作效率,延长网络寿命。

    2020年07期 v.15 814-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3的火焰检测

    赵飞扬;罗兵;林国军;杨平先;吴浩;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v3在火焰检测时对疑似火焰物体误检率高、小火焰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火焰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包含多种复杂场景的火焰数据集;其次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初始化候选框,降低原始候选框与标记不符导致的误检率;然后基于YOLOv3算法改进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构,在特征融合过程中提出同尺度特征密集相连结构和空间金字塔卷积运算,降低因浅层位置特征信息融合不足导致的漏检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召回率和F_1值分别达到了100%、97.64%和98.81%,能有效解决复杂场景下对疑似火焰物体误检率高、小火焰漏检率高的问题。

    2020年07期 v.15 820-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4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计及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架规划方法

    司少卿;吉兴全;张玉振;徐嘉斌;

    随着智能配电网和需求侧响应的快速发展,有效利用大规模柔性负荷成为未来配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针对现有配网规划模型未充分考虑柔性负荷类型的问题,将柔性负荷分为"源"负荷、"源荷"负荷以及"荷"负荷,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架多目标规划模型,既考虑基本的规划优化问题,又考虑不同柔性负荷的运行控制策略,采用多目标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SO)算法求解该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适应于配电网特性的约束机制,去除大量的不可行解,通过迭代运算,得到Pareto非劣解集,最后,用熵权修正的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求解得出最优方案,作为最终的网架规划方案。以1个25节点配网规划系统作为算例,结果表明,计及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架规划可有效减少规划方案的网损,改善其可靠性指标。

    2020年07期 v.15 827-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共享铁塔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防护间距的计算

    唐波;肖乔莎;齐道坤;陈彬;李勃铖;刘子怡;

    为得到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的防护间距,建立基站天线激励条件下的共享铁塔电磁散射求解模型,采用矩量法和物理光学法对电场积分进行混合求解,并针对兆赫兹频段带来的阻抗矩阵求解资源量过大的问题,提出引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ulti level fast multipole method,MLFMM)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实现测距台站处的干扰场强求解。以共享铁塔的安装方式、铁塔塔型、铁塔基数为变量,分别求解了3种因子条件下干扰场强的变化规律,并以干扰防护率为阈值,建议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共享铁塔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测距信标台之间的防护间距为11.1 km。

    2020年07期 v.15 835-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交直流并行线路离子流场的无网格改进算法

    姚德贵;张嵩阳;王磊磊;张广洲;

    提出一种基于无网格径向点插值法的混合离子流场求解算法,实现了对交直流并行线路离子流场的精确求解。利用多项式的径向点插值法对传统无网格法的形函数进行修改,使形函数在待施加边界约束条件的点处满足Kronecker-δ函数性质,以符合直接施加边界约束条件的要求;再结合交流线路对混合离子流场的影响因素,得到混合离子流场和离子流密度值;最后,以500 kV博塔线和±800 kV天中线在武陟段的并行线路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与实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算法可将离子流密度的相对误差缩减至4.5%,将离子流场的相对误差缩减至24%。

    2020年07期 v.15 842-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书评·广告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与体态语言理解分析——评《人机交互中的体态语言理解》

    陈垚霖;

    <正>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可用性,人机交互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人机交互致力于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设计中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用户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人机交互使用效率也成为设计师的一大挑战。由徐光祐、陶霖密、邸慧军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人机交互中的体态语言理解》一书,对觉察上下境计算支撑的视觉处理和理解做了系统的论述,同时也介绍了上下境定义、上下境模型和觉察上下境计算的

    2020年07期 v.15 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评《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方院校德育研究(第六辑)》

    尹会兰;

    <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这就需要高校

    2020年07期 v.15 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技术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

    马利强;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在全面应用之后,在大众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庞大的数据信息支持、高度的信息共享与传播以及高效便捷的通信交流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致力于大数据技术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

    2020年07期 v.15 85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出路——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可佳;

    <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及综合素质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给社会大众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作为教育指导思想,才能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拓展教育路径,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与挑战,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

    2020年07期 v.15 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信息化为支撑开拓学前美术教育新格局——评《教育信息化标准与应用》

    李达;

    <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的普及、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信息沟通需要相关的标准,这是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必要条件,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制定非常必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由吴砥和彭娴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2020年07期 v.15 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共体育服务社会治理体系下的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开发——评《智慧城市视域下浙江城市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与设计研究》

    汪子文;

    <正>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潮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广大民众迫切需要社会能够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其推动了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浙江省是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试点省份之一,自2011年开始共启动了20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了城市交通、城市医疗、城市教育、城市公共体育等多个领域。智慧城市

    2020年07期 v.15 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略谈——评《迈向智慧校园区域信息化管理与实践》

    李晓霞;

    <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异军突起,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途径。高校的智慧校园,可以借助一系列技术的支持,逐渐完成传统到信息再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层转变。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为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等活动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此形势下,加强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识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由李玉顺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迈向智慧校园区域信息化管理与实践: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践与成效》一书,着眼于"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试验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力图反映该项

    2020年07期 v.15 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路径——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第2版)

    刘运新;

    <正>信息化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教学信息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质量。信息化教学技能包括信息技能和教学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但信息化教学并非这两个方面的简单加总,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全过程而形成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由韩锡斌、葛连升、程建钢合著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第2版)一书,将信息化贯穿职业教

    2020年07期 v.15 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师德建设——评《数字化建设: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赵东升;张高波;孙红;

    <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智能化和数字化,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教师担负着振兴教育的重任,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非常重要。结合信息技术,有利于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以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数字化使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并阐述了如何开展数字化建设。该书立足于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关注数字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为当前幼儿

    2020年07期 v.15 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评《信息技术基础》

    沈森;

    <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为中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动下,中学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变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科学,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顺利。同时,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为中学教学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基于此,开展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眭碧霞和张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2020年07期 v.15 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技术对高校语文教学的影响与创新——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张余雷;张余威;

    <正>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为高职,以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教学目标,即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既具有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知识传授本着实用为本、能用为度的基本原则。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合称,是人们在社会沟通交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包括听、说、读、写等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主要通过语文基本常识的学习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旨在为

    2020年07期 v.15 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与英语教学数字化融合创新》

    邵迪;聂影影;

    <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学习和工作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红利给高等院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催生出一系列新型教学及授课方法,提高了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迅速崛起,基于共同体视角下的大学数字化教学模式方兴未艾。网络学习共同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指的是教育主体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代核心技术,形成网络端学习共同体,利用便捷化的网络平台及交互工具来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反馈,择选优势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现有英语课堂资源

    2020年07期 v.15 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背景下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高校英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评《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及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张露月;

    <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变革,我国教育事业也逐渐与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全面推进英语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课题。由刘佳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的《信

    2020年07期 v.15 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云计算时代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技术优化研究——评《云计算时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崔跃华;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的普及、智能终端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积极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中,云计算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产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显著的成效,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依靠处理数据信息而形成的虚拟化管理技术手段,云计算技

    2020年07期 v.15 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音乐技术研究——评《计算机音乐技术》

    孙瑜;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音乐应运而生,并逐步延伸到了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商业音乐及爵士音乐等各个领域。音乐创作者通过计算机这一强大工具,实现了传统音乐创作的彻底变革,同时有效降低了音乐创作成本,促进了新型音乐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的产生。在此形势下,加强对计算机音乐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由冯寅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音乐技术》一书,着重介绍了计算机音乐领域的算法作曲技术和人声哼唱旋律自动识别技

    2020年07期 v.15 864-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评《智能音乐学与中国音乐数字媒体论》

    苏超;

    <正>智能音乐是一门融合了音乐媒体、音乐艺术及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三者的融合理论、融合技术及融合方法的全新学科。智能音乐的出现涉足诸多领域,体现出了传统艺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方面已呈现出时代性和规模性的特征。陈根方作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著了《智能音乐学与中国音乐数字媒体论》一书,该书

    2020年07期 v.15 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在摄影摄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数字摄影技艺》

    杨宇航;

    <正>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由刘峰、李振宇、彭强共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摄影技艺》一书,以大量图例剖解摄影技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摄影专业知识与技能。该书内容涉及摄影器材的选择与配置、摄影者眼力培养、摄影光线的运用、摄影构图、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时装摄影、风光摄影、体育摄影、花卉摄影、舞台摄影、夜景摄影、摄影艺术创作、摄影创意与后期制作等相关知识与技巧。

    2020年07期 v.15 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方面交互性的优势——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艺术》

    杜萍;黄琼慧;

    <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影视制作及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了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参与性与时效性。由孙瑶和孙滔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艺术》一书,分析了新媒体艺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方面的交互性、个性化、参与性、时效性的表现,并提出了发挥新媒体在影视制作与传播方面优势的建议。该书探究了新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历程与文化建设,深入分析了新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和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剖析

    2020年07期 v.15 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