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训国;王天保;张传庆;
针对锚固节理岩体在恒定法向刚度(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条件下剪切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模拟构建了锚固节理岩体数值模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剪切实验。通过改变法向刚度、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oint surface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初始法向应力和锚杆弹性模量4个关键参数,探讨其对岩体剪切应力应变特征、法向应力演化、法向位移行为及内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向刚度对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多阶段调控作用;JRC与峰值剪切应力呈近似指数关系,并显著影响法向应力的双阶段演化过程及法向位移曲线特征;初始法向应力调控剪切过程中的多阶段强度表现及法向位移的发展时序;锚杆弹性模量对峰值剪切应力具有非线性调控效应,低弹性模量强化效应平缓,高弹性模量则显著提升剪切应力,且其内力响应规律符合Boltzmann模型描述。研究揭示了CNS条件下多因素协同作用对锚固岩体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岩土工程中锚固参数的合理选取与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10期 v.20 82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涛;高世交;李鹏;王永;
针对现有能见度仪测量误差显著、环境扰动敏感、校准方法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轻量化、低成本且集成校准一体式与窗口污染在线监测功能的高精度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该仪器同步采集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等气象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动态补偿反演能见度值。室外长期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与Vaisala PWD50能见度仪15 min相对误差在10~2 000 m、2 000~10 000 m和10 000~25 000 m区间分别小于±5%、±10%和±15%,环境补偿后整体误差降低约32%,决定系数(R2)由0.977 8提升至0.990 1。验证了该能见度仪在多变气象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海上平台及交通安全监测等场景的高精度应用需求。
2025年10期 v.20 835-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松林;江林发;程千晟;
为了提升电缆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韧性与动态性,以质量韧性为导向,构建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与多准则优化妥协解排序法(vlse 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耦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涵盖电缆质量、施工工艺、人员技能、环境适应性4个维度、2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其次,采用韧性F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动态VIKOR计算群体效用值(S_i)、个体遗憾值(R_i)和利益比率(Q_i),并基于Q_i值排序。然后,以某铁路工程7个电缆施工标段案例进行验证,标段1在韧性指标上表现突出(R_i值为0.040),标段3整体稳定性最优(S_i值为0.091),标段4则存在系统性质量缺陷。结果显示,该模型对电缆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与实际情况对比具有较高准确率,表明FAHP-VIKOR耦合模型可有效融合韧性指标与动态评价需求,对电缆工程施工质量作精准评估,为标杆标段经验推广及薄弱标段整改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实践价值。
2025年10期 v.20 846-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冷林霞;
为了提高专利检索的效率质量以及专利审查质量,构建语义改写模型。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语义改写技巧,重点从技术主题应用领域的扩展、关键部件作用/功能的扩展和关键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权重值的增加这3个方向分析语义改写机理和改写方法,并结合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能力优化模型的语义改写能力。所提语义改写模型提高了大模型检索的命中率、召回率和精确率,可助力大模型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为专利质量的提升和专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0期 v.20 856-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