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地球科学

  • 石化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仝永帅;陈义龙;

    石化含油废水普遍含有难降解有机物、乳化油、重金属及高盐成分,呈现多相污染态势,常规处理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净化。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主流的石化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芬顿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电絮凝、膜分离及生物处理等,并分别解析其作用机理、技术优势与关键局限。其中,高级氧化法(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AOPs)通过非选择性自由基链式反应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深度降解,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组分处理;电絮凝则依托电解金属絮体的吸附-络合-气浮效应,在油/胶体去除方面表现突出;膜分离技术具备纳米级筛分能力,适合深度净化与资源回收,但受限于膜污染与高运行成本;生物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在高盐、高毒环境中微生物活性易受抑制,亟需开发耐盐菌群与优化生化工艺。单一技术难以应对复杂废水多维污染特征,未来应聚焦多技术耦合体系与功能材料创新。同时,推动工艺低碳化、智能化也是未来发展方向,并构建资源回收与污染削减并行的闭环体系。本文旨在为石化含油废水处理领域提供理论支持与工程借鉴,助力实现“双碳”战略下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期 v.20 799-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Transformer-BiGRU优化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董慧;刘清惓;谷祥宇;徐杰;

    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至关重要。现有很多模型难以有效捕捉目标变量和协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且对时间动态和多变量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捕捉不精准。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架构,利用iTransformer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从中提取特征,对于模型的融合输出,通过整合多头注意力机制和柯尔莫哥洛夫-阿诺德网络映射来增强表征能力。利用公开数据集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捕捉光伏发电的变化,其中春季指标的提升效果最优,相较iTransformer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下降了36.8%,均方根误差下降了29.8%。

    2025年10期 v.20 813-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

  • CNS条件下锚固节理岩体剪切响应与破坏机制研究

    朱训国;王天保;张传庆;

    针对锚固节理岩体在恒定法向刚度(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条件下剪切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模拟构建了锚固节理岩体数值模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剪切实验。通过改变法向刚度、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oint surface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初始法向应力和锚杆弹性模量4个关键参数,探讨其对岩体剪切应力应变特征、法向应力演化、法向位移行为及内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向刚度对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多阶段调控作用;JRC与峰值剪切应力呈近似指数关系,并显著影响法向应力的双阶段演化过程及法向位移曲线特征;初始法向应力调控剪切过程中的多阶段强度表现及法向位移的发展时序;锚杆弹性模量对峰值剪切应力具有非线性调控效应,低弹性模量强化效应平缓,高弹性模量则显著提升剪切应力,且其内力响应规律符合Boltzmann模型描述。研究揭示了CNS条件下多因素协同作用对锚固岩体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岩土工程中锚固参数的合理选取与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10期 v.20 82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度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设计

    姜涛;高世交;李鹏;王永;

    针对现有能见度仪测量误差显著、环境扰动敏感、校准方法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轻量化、低成本且集成校准一体式与窗口污染在线监测功能的高精度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该仪器同步采集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等气象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动态补偿反演能见度值。室外长期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与Vaisala PWD50能见度仪15 min相对误差在10~2 000 m、2 000~10 000 m和10 000~25 000 m区间分别小于±5%、±10%和±15%,环境补偿后整体误差降低约32%,决定系数(R2)由0.977 8提升至0.990 1。验证了该能见度仪在多变气象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海上平台及交通安全监测等场景的高精度应用需求。

    2025年10期 v.20 835-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HP-VIKOR耦合模型的高压电缆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江松林;江林发;程千晟;

    为了提升电缆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韧性与动态性,以质量韧性为导向,构建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与多准则优化妥协解排序法(vlse 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耦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涵盖电缆质量、施工工艺、人员技能、环境适应性4个维度、2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其次,采用韧性F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动态VIKOR计算群体效用值(S_i)、个体遗憾值(R_i)和利益比率(Q_i),并基于Q_i值排序。然后,以某铁路工程7个电缆施工标段案例进行验证,标段1在韧性指标上表现突出(R_i值为0.040),标段3整体稳定性最优(S_i值为0.091),标段4则存在系统性质量缺陷。结果显示,该模型对电缆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与实际情况对比具有较高准确率,表明FAHP-VIKOR耦合模型可有效融合韧性指标与动态评价需求,对电缆工程施工质量作精准评估,为标杆标段经验推广及薄弱标段整改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实践价值。

    2025年10期 v.20 846-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模型检索之通用类结构检索的语义改写技巧

    冷林霞;

    为了提高专利检索的效率质量以及专利审查质量,构建语义改写模型。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语义改写技巧,重点从技术主题应用领域的扩展、关键部件作用/功能的扩展和关键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权重值的增加这3个方向分析语义改写机理和改写方法,并结合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能力优化模型的语义改写能力。所提语义改写模型提高了大模型检索的命中率、召回率和精确率,可助力大模型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为专利质量的提升和专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0期 v.20 856-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

  • 一种高效的多尺度目标无锚框检测方法

    杨松祥;沈全成;贾爽;张玉波;

    随着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领域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类型的高精度检测算法。然而,现有方法对动态目标的检测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多尺度目标无锚框检测方法。该方法设计一种无锚检测器,不需定义显式的锚框。本文方法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并在骨干网络之后添加了特征金字塔和可变形卷积,以准确检测不同尺寸的物体。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态目标检测的精度。

    2025年10期 v.20 864-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OI引导的Daugman瞳孔定位算法

    武丽;丁琴;

    为解决瞳孔中心定位算法在光照变化、遮挡及个体差异下鲁棒性不足、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联合ROI(region of interest)检测与Daugman算法优化的轻量化瞳孔定位算法。构建以GE_ShV2为骨干网络的YOLOv8n模型,通过结构优化降低46.91%计算量,模型体积和参数分别减少43.55%与46.18%,同时保持99%的检测精度;在颈部网络引入C2f_ESCA模块实现通道稀疏注意力加权,在DySample基础上新增候选点重要性加权抽样,根据噪声可靠度与边缘梯度动态分配采样概率,有效增强边缘感知,减少漏采。对Daugman算法引入灰度差平方和与积分图加速算法,将复杂度从O(N)降至O(1),有效提升定位效率与抗干扰性,缩短定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处理边缘细节和光照变化时表现更加稳健。

    2025年10期 v.20 872-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