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正文

  • 薄膜光学常数的改进粒子群反演算法

    刘永上;王耀霆;徐治国;

    针对聚酰亚胺薄膜的光学常数进行反演计算,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算法改进优化。基于改进后的算法由薄膜透射率测量数据反演求解薄膜在波长为450~2 500 nm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针对求解波长范围大、薄膜透射率数值变化剧烈的特点,采用基于透射率数值的分段方法并以平衡评价函数作为优化指标。根据菲涅尔方程使用反演计算得到的光学常数恢复出薄膜透射率的理论值,与实验测量值作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恢复出的计算透射率与测量值更加接近,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2020年04期 v.15 379-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在复合结构中的磁光效应增强

    戴宏炜;笪海霞;

    针对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绝对磁光效应弱,影响了其在磁光装置中的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3种由单层TMDC和SiC组成的复合结构,通过传输矩阵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法拉第旋转(Faraday rotation, FR)角和透过率。研究结果表明:3种复合结构均能实现磁光性能的改善;相对于单层TMDC与SiC基底组成的双层结构,对称复合结构在工作频率处获得了8倍的FR角增强和0.8的透过率;且复合结构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宽频磁光效应增强。通过分析场强分布和仿真结果,证实含多个单层TMDC的复合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宽频的磁光效应增强和高透过率。

    2020年04期 v.15 385-38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热加工图的F/M钢成形机制和工艺优化

    潘钱付;张鹤雄;张新房;王辉;刘超红;

    采用Gleeble-3500对铁素体/马氏体(F/M)钢的热成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F/M钢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F/M钢动态材料模型(dynamic material model,DMM)热加工图,并通过金相分析对热加工图进行了验证。结合热加工图和金相分析,研究了F/M钢热成形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热加工参数:如后续需要继续大变形加工,可采用850℃、应变速率0.01 s~(-1)作为加工参数,该参数可生成细小、均匀且易加工的铁素体组织;如后续对F/M钢有较高的强度要求,可选取1 150℃、应变速率10 s~(-1)作为加工参数,该参数可生成细小、均匀且高强度的马氏体。

    2020年04期 v.15 390-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多通道光吸收增强的石墨烯结构

    武继江;吕琦;高金霞;

    为改善石墨烯的光吸收性能并实现多通道吸收,提出一种含间隔层的光子晶体异质结构。利用4×4传输矩阵法研究了设计波长、外磁场、费米能量和光子晶体周期数等参数对该结构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石墨烯的磁光效应,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该结构的吸收特性表现出一定的磁圆二色性,且其多通道吸收特性可通过外磁场和费米能量来实现调节;吸收通道数和位置可通过设计波长、间隔层厚度和光子晶体的周期数等参数来调节。研究结果可为基于石墨烯的多通道光吸收器和磁圆二色性传感器等器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15 39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Li3BO3-Li6.5La3Zr1.5Ta0.5O12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及锂离子导电性能研究

    卓洪;李刚;

    为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制备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的Li_(6.5)La_3Zr_(1.5)Ta_(0.5)O_(12)电解质,采用固相法,将低熔点的硼酸锂(Li_3BO_3)固态电解质按照一定比例与Li_(6.5)La_3Zr_(1.5)Ta_(0.5)O_(12)电解质复合,制备了10组含有不同比例Li_3BO_3添加量的Li_3BO_3-Li_(6.5)La_3Zr_(1.5)Ta_(0.5)O_(12)复合固态电解质(Li_3BO_3与Li_(6.5)La_3Zr_(1.5)Ta_(0.5)O_(12)物质的量比值为0~0.9),相应烧结温度降低至800℃。同时为明确Li_3BO_3对复合电解质致密化烧结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对10组复合电解质的组成、结构形貌及离子电导率性能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其锂离子电导率随Li_3BO_3添加量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Li_3BO_3与电解质物质的量比值为0.7的样品室温锂离子电导率高于其他9组,约为4.5×10~(-5) S/cm,而未添加Li_3BO_3样品锂离子电导率仅为5.5×10~(-6) S/c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发现,Li_3BO_3可促使Li_(6.5)La_3Zr_(1.5)Ta_(0.5)O_(12)晶粒长大及致密化,因此通过与Li_3BO_3复合可提高Li_(6.5)La_3Zr_(1.5)Ta_(0.5)O_(12)电解质的性能。

    2020年04期 v.15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防冻泵送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黄庆庆;何锐;陈华鑫;段德峰;房建宏;

    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日温差大,气候恶劣,为提高泵送混凝土的应用性能,通过在减水剂中添加防冻、引气、缓凝和早强组分制备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液体防冻泵送剂。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掺量并进行试验验证。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对防冻泵送剂的低温储存稳定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值、R_(-7)、R_(28)及R_(-7+28)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防冻泵送剂对混凝土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硝酸钙和甲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3%、0.5%、11%和9%时,其低温抗冻性、初始坍落度、坍落度经时损失及低温抗压强度较优;掺加防冻泵送剂的受检混凝土早期即可形成相互连接、紧密堆积的C-S-H凝胶,且混凝土内部孔隙被填满,微结构致密。

    2020年04期 v.15 407-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纤维及二次养护对C60 HPC高温后强度的影响

    吴振戌;杜红秀;

    为研究纤维及二次养护对C60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高温后强度的影响,对掺加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及混杂纤维(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混掺)的C60 HPC进行模拟火灾试验;待试件冷却至常温(20℃)后,分别设计2组试验(一组为直接加载,另一组为继续标准养护14 d后进行加载),测定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受火温度升高,各纤维掺量C60 HP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与不掺或单掺纤维相比,混掺纤维可显著降低高温对混凝土的损伤;对高温后C60 HPC进行二次养护可使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得到一定程度回升。

    2020年04期 v.15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沥青老化行为与老化机理研究

    常嵘;王宏鑫;

    为了从微观角度系统分析沥青老化行为和老化机理,通过对TC-90#基质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试验,模拟沥青从拌合、运输、施工以及服役过程中发生的老化行为。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试验对比分析老化前后沥青流变性能差异,并结合沥青组分试验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试验,从微观角度探究老化前后沥青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揭示沥青老化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轻质组分受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硬质组分,并产生新的官能团;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导致沥青流变性能变差,黏性降低,脆性增强。试验数据表明,压力老化对沥青老化的影响是短期老化的3~4倍,说明沥青的老化主要发生在服役阶段。

    2020年04期 v.15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超薄罩面沥青混凝土应用与发展综述

    徐鸥明;曹志飞;李明月;王松;

    针对超薄罩面实体工程在铺筑时存在的原材料选择、技术性能指标及要求不合理等问题,梳理了国内外主要国家超薄罩面规范,对比评价了技术指标要求及级配范围,结合实体工程应用调查,给出了超薄罩面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级配范围和技术指标要求建议,为超薄罩面沥青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超薄罩面层厚宜为20~25 mm,采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SBS)改性沥青,沥青用量为4.8%~5.3%,粘层油选择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推荐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不小于80%、动稳定度不小于3 000次/mm、弯拉应变不小于2 500με、构造深度范围为0.8~1.5 mm。确定合理的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性能参数,对实体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2020年04期 v.15 425-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非均匀通道印刷电路板式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成翔;廉洁;苏桐;王秋旺;马挺;

    随着核反应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核反应堆用蒸汽发生器的效率和紧凑性。提出一种抑制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新型非均匀通道印刷电路板式蒸汽发生器,采用分段热力设计方法对其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均匀通道印刷电路板式蒸汽发生器比绕管式蒸汽发生器具有更好的热工水力性能和更小的体积,并且二次侧入口段缩小通道可以抑制两相流动不稳定,揭示了二次侧进口温度和过热度对换热器芯体长度和总压降及缩小通道长度和直径的影响规律。

    2020年04期 v.15 43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进TFAHP法和TOPSIS法的工艺模块化方案评价

    宋晓明;范波;宋克兴;霍华;侯文武;

    为解决模块化设计决策中存在的评价信息缺失和个性化需求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全流程复杂工序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工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属性、特征,构建了影响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各指标的评价模型;运用改进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实现对各层次指标权重值的调整,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了计算因子对权重值进行波动性检验,降低评价过程主观因素的过度影响;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计算备选方案到正、负理想解距离,根据综合相对贴近度进行方案排序。以某企业铝/铜板带材加工工艺模块划分方案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2020年04期 v.15 438-44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湍流减阻性能与流场分析

    李恩田;吉庆丰;王丰海;刘洋;刘雯;

    为了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减阻效果和减阻机理,利用循环管路系统的方形管道对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氨(OA-12)减阻流体进行了阻力测定试验,并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er,PIV)对该减阻流体的湍流流场进行了测量。阻力试验结果表明:OA-12是一种良好的减阻剂,在低雷诺数时就能取得很好的减阻效果,其减阻率会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雷诺数的增加减阻率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流场分析结果表明:OA-12减阻流体之所以具有减阻效果,是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流场内部的涡量、湍流强度、雷诺切应力和平均流速等。

    2020年04期 v.15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柴油引燃变组分煤层气燃烧模拟

    姚迪;王艳华;许俊峰;杜聪;

    为研究煤层气(coalbed methane,CBM)中可燃组分变化对柴油引燃煤层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影响,通过化学动力学分析软件Chemikin-pro对煤层气、柴油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简化并耦合,导入ANS Forte中进行仿真模拟。改变煤层气可燃组分中甲烷、乙烷、丙烷的质量分数,研究变组分煤层气对发动机缸内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层气中甲烷质量分数的提高,缸内燃烧加剧,促进了NO_x的生成;乙烷质量分数的提升会让缸内温度降低,虽能够抑制NO_x生成,但HC化合物质量增加;丙烷的作用与乙烷相反,促进NO_x生成而HC化合物质量减少。

    2020年04期 v.15 44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CCI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放试验

    胡建功;

    为了研究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利用生物柴油作为燃料,在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模式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掺氢提高了柴油机的热效率,同时缩短了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随着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喷射量的增加,放热率峰值先增大后减小,着火时刻延迟;天然气掺氢燃料的HC、CO和烟度排放均低于天然气,但NO_x排放呈升高趋势,与传统柴油机相比,天然气掺氢能够显著降低CO和HC排放。

    2020年04期 v.15 455-460+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古籍汉字图像的可变形卷积网络检索模型

    田学东;王志红;左丽娜;

    针对现有图像检索技术应用于古籍汉字图像时效果欠佳的问题,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基础上,引入可变形卷积构建适用于古籍汉字图像的CNN模型。首先,利用该模型对古籍汉字图像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度量查询图像和候选图像的余弦相似度,排序并返回结果。所提出的检索方法在古籍汉字图像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70.42%,平均检索用时为3.15 s。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古籍汉字图像的特征,提高了检索方法的准确率,在古籍汉字图像检索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2020年04期 v.15 46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双忆阻器的文氏桥混沌电路

    王振;袁方;李玉霞;

    为了获得更加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在文氏桥电路中引入2个忆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忆阻器的文氏桥混沌电路。在分析该电路系统的局部稳定性时,发现该系统的稳定性不能仅由非零特征根进行确定。在研究该系统随电路参数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诸如Lyapunov指数、分岔图及相轨图等)时,该系统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具有双涡旋吸引子和共存分岔等现象。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硬件实验验证,结果符合预期,能够为忆阻混沌电路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15 469-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T扫描的低渗岩心正反向驱替提升驱油效率分析

    郭源;欧阳传湘;

    低渗储层开发难度大,驱油效率低。油田现场常采用水井转抽的开采方式开发取得成功,证明正反向驱替是提高驱油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该方法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开展正反向驱替和CT扫描实验。结合正反向驱替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与CT扫描实验得到的岩心孔隙、喉道、油水赋存状态图片信息,综合研究分析提升低渗岩心驱油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正反向驱替实验,一方面可以降低岩心内部贾敏效应的影响,使得岩心内部的连通性提高残余油活化并重新聚集,另一方面有利于解除岩心内部毛管力对大孔道内油的圈闭作用。此外,对于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而言,在含水率较低且含油饱和度较高时刻转反向驱替,效果最好。

    2020年04期 v.15 47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细砖粉对水泥粉煤灰砂浆性能的影响

    赵雅慧;孙跃东;程光福;

    为研究超细砖粉对水泥粉煤灰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超细砖粉取代部分粉煤灰配制水泥粉煤灰砂浆,研究不同超细砖粉取代率对不同强度砂浆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种强度等级(M7.5、M10、M15)的砂浆,且每种强度砂浆均有6种取代率(0、20%、40%、60%、80%、100%)。结果表明:同一强度砂浆用水量随超细砖粉取代率的增加而上升;同一取代率砂浆用水量随强度的提高而上升;表观密度变化幅度很小;保水性得到一定改善,且当取代率为40%~60%时效果最好;砂浆抗压强度随取代率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冻性能指标随取代率的提高逐渐变大。

    2020年04期 v.15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的气井不稳定渗流产能模型

    孙岩;

    为研究低渗、储层厚度和孔隙度较大气藏的气井非达西渗流边界影响,基于气井非达西渗流区域的划分,推导了非达西渗流半径和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建立了基于非达西渗流边界的气井不稳定渗流产能计算新方法,结合气井实例,进行了产能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采的初期阶段,非达西渗流半径和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迅速下降,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较大;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计算的产能高于非达西渗流半径趋于无穷大的产能;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减小以及储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增加,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与非达西渗流半径趋于无穷大,2种条件预测的日产气量差值越大。

    2020年04期 v.15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书评·广告

  • 现代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评《文化科技导论》

    陈纪文;

    <正>科学革命开始后,科学技术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科技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由黄昌勇、李万、王学勇等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文化科技导论》一书,以文化和科技为核心概念,对中国从古至今的科技与文化融合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与研究。该书从产业、企业、政策、文化公共服务等多个角度对现代科技的价值

    2020年04期 v.15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时代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评《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李志轩;

    <正>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确保学生思想的正确性、纯洁性、先导性对做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工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政教育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对学生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人们迎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给各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首先,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互联网技术日趋

    2020年04期 v.15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数字媒体发展——评《虚拟现实技术》

    刘庆立;

    <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高新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依托高新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兴产业,数字媒体便是其中之一。数字媒体以信息科学为"体",以数字技术为"酶",依靠大众进行信息传播,并将现代艺术作为导向,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将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产业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研究创新、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状况,因此数字媒体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地区甚至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媒体数字发展,并为其做好了相关的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产业

    2020年04期 v.15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政治课教学改革——评《从辅助教学到重塑生态: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邵广;

    <正>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大学政治课作为高校的主要学科,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要注入创新活力,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由顾小清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从辅助教学到重塑生态: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一书,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

    2020年04期 v.15 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评《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吴乐珍;

    <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由于永昌、刘语、王冠乔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该书致力于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深入研究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向读者介绍了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创新教育理念,并借助国内创新

    2020年04期 v.15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学改进路径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

    吴珊;

    <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教育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使得教学视野更广泛,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给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同时,现代教育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教育事业更高的标准和挑

    2020年04期 v.15 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视域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特点研究——评《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学习》

    徐春桥;

    <正>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升。为了构建良好的幼儿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结合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思路一直在不断地优化、创新和完善。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不同教学阶段的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学前教学现状来看,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在教学方

    2020年04期 v.15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高校美术信息化教学研究——评《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于洋;

    <正>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信息化在高等教育中快速发展,各高校纷纷投身于信息化教学建设。信息教学水平是推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社会对于教育团队信息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美术教育便是如此。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接触更多教育教学知识与其他多元化信息,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高校传统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美术教学的需求。本文将结合《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

    2020年04期 v.15 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数字化视觉形式对舞蹈创编的作用与启发——评《新媒体数字化舞蹈艺术导论》

    翟鲜锋;

    <正>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数字化视觉形式在舞蹈设计、编排、成果展示中的普及和应用,在引发人们创作激情同时,也增加了观众欣赏舞蹈艺术的渠道。新媒体数字化视觉形式在原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加完善的互动模式,拓展了信息传播范围。在此背景下,舞蹈设计编排具有更广泛的创新空间,大众舞蹈艺术审美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将结合《新媒体数字化舞蹈艺术导论》一书,分析

    2020年04期 v.15 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分析——评《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

    张素平;

    <正>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领域通过资源与技术融合也获得了更多便利,从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信息是教学信息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可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信息化是指把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通

    2020年04期 v.15 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视域下地方高校“微思政”平台建设研究——评《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媒体》

    张怡帆;

    <正>信息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改革创新,也为推动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

    2020年04期 v.15 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视域下现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研究——评《网络信息安全基础》

    朱意;

    <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深刻影响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接受信息、展开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现代科学的前沿技术,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信息内容,拓展了人们的信息渠道,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变得更加便捷,但是也呈现出了许多安全问题,如网络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攻击、黑客行为等,大学校园中这类事件也

    2020年04期 v.15 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评《“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李孟华;贾瑞光;

    <正>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还利于增进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我国民族团

    2020年04期 v.15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评《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陈海沐;

    <正>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产和革新驱动力。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管理决策,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可以大幅度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能效。目前,国内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其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缺乏系统、科学的实践

    2020年04期 v.15 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评《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段立彬;

    <正>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多种信息资源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就教育领域来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新时代下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关键要素。高校作为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要肩负起责任,顺应信息化时代发

    2020年04期 v.15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评《高校综合治理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徐竹君;

    <正>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综合治理效果的最主要标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就要求各高校要结合时代特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积

    2020年04期 v.15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技术的挑战与应对——评《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

    李晶;

    <正>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与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相结合,形成了数字化、信息化产业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国家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移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必然趋势。当移动互联网在现代临床中推广后,移动医疗的理念产生、发展并

    2020年04期 v.15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源数据下的古镇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评《城市规划大数据理论与方法评论》

    张春明;

    <正>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编著中,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与其他城市的街道和广场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空间设计理念;克利夫·芒福汀在《街道与广场》(第2版)编著中,重点关注街道和广场的空间设计,总结了各种类型的街道功能和结构特征。反观国内对街道空间的研究成果,有关街道空间的认知发展较为缓慢。而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

    2020年04期 v.15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与规律研究——评《普通无机化学》(第2版)重排本

    杨瑾屏;

    <正>化学是一门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又体现出无限创新理念,蕴藏着创造契机的基础学科。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一同进入到化学的世界,从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等理论知识方面去挖掘去探寻,在化学的体系及规律中去成长和进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去体会和实践。由严宣申和王长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0年04期 v.15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