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晨;王斌;翟希;张倩;汪洋;
为了解和挖掘城市人类移动行为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提出了一种马尔可夫模型来预测个体地铁出行行为。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出城市出行个体的类别差异,根据出行数据将用户分为不同属性;然后标记出行记录标签,统计分析不同属性用户的出行时间分布差异;最后分时间段建立了用户个体出行的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其出行状态。对10万名用户的1 000余万条地铁出行记录进行交叉验征,结果显示个体马尔可夫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72.73%,优于传统的时序预测模型。本文模型有效地预测了地铁出行中的个体出行行为,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合理分配交通资源。
2019年07期 v.14 705-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浩;韩立新;徐国夏;
为解决目标跟踪中目标形变、遮挡等因素导致目标外观大幅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了记忆驱动的空时相关滤波跟踪算法。首先使用交叉熵公式度量前、后两帧模型的差异,以确定样本的置信度;然后通过置信度储存跟踪目标的外观记忆,并使用外观记忆对模型做时间上的约束,以增加跟踪模型的抗干扰性。基于公开数据集OTB2015进行算法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目标跟踪算法的跟踪精度和跟踪成功率皆有所提升,尤其是对目标遮挡、形变类视频的跟踪效果提升显著。
2019年07期 v.14 71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耀杰;杨晓元;黄阁渝;
针对信息隐藏中载体修改存在修改痕迹、载体选择困难且负载量过低的问题,在载体合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N的跨领域图像隐写方案。在由秘密消息驱动而无需预设载体及类型的情况下,将所选样本直接构造为含密信息,进行图像跨领域转换,映射到"生成式"图像空间传递信息。这种方案符合"无载体"信息隐藏思想,可有效抵抗基于统计特性的隐写检测。基于CelebA数据集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所了提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019年07期 v.14 718-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周茜;王树磊;杨秋;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抑制性突触可塑性机制的功能,在大脑皮层神经网络模型中对Hebbian、anti-Hebbian和Symmetric这3种不同学习窗口的抑制性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pike 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STDP)突触机制作用下的皮层神经元放电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窗口下神经元集群的平均放电频率、同步性、突触权值和突触电流,发现抑制性STDP机制的学习窗口类型会影响该机制对网络神经元放电特性的调节,anti-Hebbian类型学习窗口能根据网络中神经元放电率的变化,自适应调节突触权值以维持神经元放电;Hebbian和Symmetric类型学习窗口对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较强,不利于皮层神经元的放电。
2019年07期 v.14 724-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会霞;彭双和;魏慧琴;
针对具有多家乡特征的流传输控制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在垂直切换过程中的拥塞控制问题,提出网络状态感知的SCTP拥塞控制增强方法(network-aware SCTP,NA-SCTP),利用现有SCTP中的心跳消息(Heartbeat)来探测备用链路的时延和带宽。切换发生后,根据探测到的时延和带宽值对备用链路的拥塞控制参数(拥塞窗口和重传定时器)进行适应性调整。仿真结果表明,NA-SCTP能及时准确地探测网络实际状态,对备用链路的拥塞控制参数进行适应性初始化,显著提高了垂直切换过程中的传输性能。所提方法可保持现有SCT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9年07期 v.14 73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炜;张志威;周凯霞;刘佳俊;
为弥补传统大型车辆右侧盲区预警系统夜间工作效果差、危险预警准确率低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全天候环境的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预警系统。当采集到右转向灯开启信号时,系统启动林柏视C600高清红外视觉传感器拍摄盲区图像。应用已训练的Inception-v3迁移学习模型对图像进行行人和骑行者检测。若检测到危险情况,系统立即显示盲区状况并报警。试验表明,所设计系统对每帧右侧盲区图像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97%,平均耗时为74.8ms,能在夜间无光照条件下进行准确识别,实现及时、可靠的右侧盲区预警。
2019年07期 v.14 737-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王潇龙;卫永琴;
为提高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准确度,利用小波变换与行波测距相结合的定位方法,对故障波形的db3小波进行四层分解和信息分析。并通过搜索高频系数的模极大值来确定行波起始脉冲和反射脉冲的时间点,精确定位电缆故障的位置点。在实际铺设电缆的情况下,行波中会夹杂大量的噪声信号,选取软阈值法进行去噪,效果显著,且可保留故障信号中的有效信息。通过MATLAB/Simulink对电缆故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小波分析能够很好地找到故障信号中的奇异点,取得较高的故障定位精度。
2019年07期 v.14 74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岸;孔垂祥;祝龙记;
为进一步提高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将在各测量点采集到的行波信号进行相模变换;其次将得到的α模分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行波波头首次到达各测量点的时刻;最后判别出故障支路,并计算出故障距离。大量的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行波波速等因素的影响,测距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2019年07期 v.14 749-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玉华;付思;
针对压气式SF6灭弧室气流场的高精仿真,采用一种基于动触头侧运动(dynamic contact moving method,DMM)的计算方式,结合气流场控制方程组和湍流方程联合求解;运用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对比传统仿真求解中采用的静触头部分运动(stationary contact moving method,SMM)计算方式,研究灭弧室内部气流场特性的规律。通过静弧触头端部和压气室出口处的气流压力和密度动态分布对比分析,在触头分开全过程中,运用SMM和DMM这2种不同计算方式对冷态气流场仿真均具有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小开距情况下,采用DMM计算方式时,动、静弧触头区域有相对更强的气流压力差,喷口喉部出现明显阻塞,压气缸与喷口上游通道的气流密度更高,更贴近灭弧室开断初期内部气流场的真实状况,可准确描述断路器气流场参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2019年07期 v.14 75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啸;陈钟荣;
针对已有的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性能方面的缺陷,通过对步长选取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变步长LMS算法。基于原反正切函数引入输入信号反馈因子的二范数项,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实时跟踪,提高算法的跟踪能力。用误差相关值代替原算法中的误差平方项,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并加入补偿项,以补偿算法趋于稳态时的收敛速度。详细讨论了各个参数对算法收敛性、跟踪性、稳定性的影响及算法的抗干扰性。与已有算法进行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在高低信噪比情况下,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稳态误差,以及对时变系统跟踪能力等方面均呈现了优异的性能。
2019年07期 v.14 759-764+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倪育德;王宁;
基于三维电磁仿真软件FEKO,首先设计了目前航向信标(localizer,LOC)广泛使用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log-period dipole antenna,LPDA);然后仿真分析了双频12/16/24单元LOC的水平覆盖性能;最后通过改变双频12单元LOC天线分配单元(antenna distribution unit,ADU)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LOC水平覆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频LOC的水平覆盖性能满足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附件10》的要求;所阐述的LPDA设计、双频LOC阵列天线布设和阵元馈电方式可为ILS的国产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并在LOC性能指标的监视和校飞时,为调整LOC的水平覆盖性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019年07期 v.14 765-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葛艳;刘杏杏;谢俊标;
针对轮毂识别系统前期图像特征提取误差较大时分类准确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轮毂识别模型。在标准粒子群中引入遗传算法的变异因子、惯性权重、时间因子、速度边界限制和反弹策略,以改进粒子群算法,从而提高寻找最优阈值与权值的性能。经过与不同算法的对比数据看出,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分类识别率比其他算法提高了9%左右,且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均有提高,证明了所提IPSO(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有效性。
2019年07期 v.14 773-77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佳鸣;况立群;尹洪红;韩燮;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位置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灰狼优化算法对解空间的全局寻优能力得到α狼,实现对k均值聚类中心的初始化操作,并通过迭代更新α狼优化k均值聚类中心,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以此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4类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获得了更好的聚类效果,其分类准确度平均提高10%左右,且算法较为稳定。
2019年07期 v.14 778-782+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郭媛;陈炜;
针对图像加密过程中存在的明文敏感性弱和安全性问题,利用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和卷积运算的置乱扩散操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构造具有复杂度高、随机性强等特性的广义三阶Fibonacci混沌系统,将明文图像像素的平均值作为广义三阶Fibonacci序列的初始值,使明文敏感性更高,中间密钥随明文自适应变换;然后将置乱后的图像与复合混沌系统做卷积运算,使任一像素点的信息隐藏在周围像素点中,特定的明文可以破解置乱但无法破解卷积运算,能有效抵抗选择明文攻击;最后通过异或扰动生成密文图像,使密文像素值更加均匀。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很好的置乱扩散效果和足够的密钥空间,能抵抗穷举、差分和选择明文攻击。
2019年07期 v.14 783-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赫晓慧;李满堂;郭恒亮;田智慧;
针对阴影在检测过程中易与水体、深蓝色地物、深灰色道路混淆的问题,对高分二号卫星(GF-2)影像中的典型地物纹理和光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和随机森林分类的阴影提取算法。通过选取样本数据的阴影指数、亮度、逆差矩、熵、对比度等12个对象特征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精确提取阴影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阴影提取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阴影进行识别,对2个研究区的提取精度分别达到了95.26%和94.35%,可有效解决单一特征下阴影不易与其他地物区分以及阈值分割过程中阈值不易确定的问题。
2019年07期 v.14 789-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林鹭;林国军;杨平先;陈明举;向洋;熊明华;
针对滤波算法利用内部数据很快达到滤波性能极限、在噪声密度较大时无法满足滤波要求的问题,提出采用外部数据扩充样本的协同表示去噪算法。通过协同表示寻找到与待滤波图像相似的外部数据图像,并利用该图像生成虚拟图像,扩充数据库纹理信息;通过匹配待滤波图像与外部数据图像的相似碎片信息,完成滤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高密度噪声图像的滤波效果较BM3D算法有大幅度的提升,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获得高质量的滤波图像。
2019年07期 v.14 797-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娜;陈国栋;许少剑;
针对传统软组织形变方法中真实感与实时性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与无网格混合的软组织形变方法。在大变形的手术区域采用无网格方法,在小变形的手术区域采用基于质点弹簧的网格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达到真实感与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格与无网格混合的形变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形变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虚拟手术仿真的操作流畅性,增强虚拟手术仿真的真实感。
2019年07期 v.14 803-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焕同;陈飞;邹晓艳;王楠;左晓峰;张卫国;韩雪;陈茜;
为研究陕南中低煤级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温液氮实验测定6个煤样(Ro,max为0.66%~1.58%)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参数,对吸附回线进行分类,并讨论煤变质程度与煤中微孔孔隙发育特征的关系,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和小孔;BET比表面积与微孔孔容正相关,且随煤变质程度增大而减小;L1型和L2型孔隙系统主要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但L2型孔隙系统存在部分墨水瓶孔和少量开放性孔;L3型孔隙系统由2部分组成,在较小孔径范围(<4nm)以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为主,在较大孔径范围(> 4nm)以两端开口的开放性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吸附回线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较不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要高,微孔孔隙表面粗糙度较高、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2019年07期 v.14 808-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刘向勇;高正中;田朔;王子果;吴代丰;
针对传统二进制粒子群(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SO)算法应用于配电网重构时容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粒子群算法。首先,通过加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中的杂交环节和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中的Metropolis更新机制,使算法更容易跳出局部最优,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在重构过程中利用破圈法更新辐射状拓扑结构,改进编码规则,避免了大量不可行解的产生;最后,通过对不计及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计及分布式电源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重构仿真,验证了改进的混合粒子群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2019年07期 v.14 815-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陈烁;曹敏;
<正>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成为经济、文化、医疗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对推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毫无疑问,云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发展为当代教育教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于是基于云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的音乐课程模式应运而生。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作为音
2019年07期 v.14 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瑶;
<正>云计算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网络云将庞大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从而使计算机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传输。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数据处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对庞大数据运算的需求。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应运而生,其具备的性价比高、灵活性强、可扩展性等特征不断被
2019年07期 v.14 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冯越芳;
<正>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大力推动计算机技术衍生与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水平直线上升,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直接体现其明显的辅助性特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该特点的表现形式之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助价值极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简洁性、艺术可溶性及分享交流快速性使得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将其应用于服装生产的各环节阶段中。
2019年07期 v.14 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蓉;
<正>自从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以来,计算机技术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信息处理的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迭,计算机技术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掌握新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所需,同时也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舞蹈艺术是大众的艺术,只有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才能走得更远。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整合资源,全方位
2019年07期 v.14 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钊哲;
<正>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直线上升,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从古至今,历史发展变迁往往给人们带来巨大冲击,也带来无数便利,勇于抓住发展机遇的接受适应者迎难而上,成为时代弄潮儿,固步自封、因噎废食者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现代化高校四大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良好的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人工智能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历史现实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音乐专业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工智能对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渗透,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努力共建人工智能与人类和平共处的现代发展新生态。
2019年07期 v.14 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学玲;
<正>近年来,BIM技术因其在建筑方面的普遍性应用,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建筑工程中重要操作步骤如技术规划、工程设计、方案施行等各项工作乃至部分涉及的新技术,都少不了BIM的参与,所以目前国内对BIM技术应用正在进行全面的推广与普及,力求能够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热门专业,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课程教学模式与专业发展前景的影响尤为关键。本文通过阅读《BIM建
2019年07期 v.14 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蔺丽;贾辉;
<正>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语言翻译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普及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由于某些因素似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忽略了英语翻译的重要性。而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多媒体等应用媒介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中,从而探索新的英语教学
2019年07期 v.14 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吕菁;
<正>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渗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现代社会体系的发展与转变速度极快,人们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内涵和要求也随之迅速提升。新形势下,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正面临着无法适应学生不断提高的英语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挑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亟待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许多改革机遇,但也使其面临不小的挑战。教育工作者
2019年07期 v.14 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苗小龙;
<正>传统舞蹈编排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编排氛围简单沉闷,容易引起编排者创作疲倦,很难编排出有新意的舞蹈动作。编舞完成后,又以僵化机械的舞蹈教学模式向舞蹈专业学生输出,学生机械模仿、编舞者指正完善。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编舞教学,不仅耗时长、效益低,也严重影响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在舞蹈编排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缓解编排中的沉闷氛围,为舞蹈编排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提高编排效率,还能为舞蹈编排艺术价值的实现提供必要保障。
2019年07期 v.14 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邱鹏程;
<正>在全球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行业各领域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教育模式深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在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案等方面发生着改变,构建现代信息化高等教育体制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英语教育的高级阶段,而且是高等教育体
2019年07期 v.14 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显水;
<正>高科技电子设备与互联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变,信息传播方式朝多元化方向转变,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信息"爆炸"时代。高校是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又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信息时代下,学校应及时反思自身思政
2019年07期 v.14 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王茹;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改革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当中。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2019年07期 v.14 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岩;王静;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实施路径,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多种创新性成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技术悄然兴起,该技术的普及使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政课
2019年07期 v.14 83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梅;
<正>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互联网、多媒体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大便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催生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指的是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开发、相关设备与产品研制生产以及提供信息化服务等。由邓欧、邓鹍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时代与信息产业》(第3版)一书,从微电子基础知识到计算机技术
2019年07期 v.14 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毓晓;
<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大力推动着高新科技与高等教育模式创新的改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现代化高等教育形式是这一创新改革下的产物,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其显著集成性、互动便利性及实效性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虽说社会已然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但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还是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舞蹈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难以
2019年07期 v.14 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传红;
<正>教育改革以来,素质教育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国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音乐基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互联网+"带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加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的提出,教育行业的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强化"互联网+"时代音乐基础教育网络虚
2019年07期 v.14 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光明;
<正>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及放松心情的一种良好消遣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国家基建工程的进步,人们对外界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其中创意旅游和主题旅游成为了现代旅游产业的两大发展趋势,是目前旅游相关研究的热门论题,两者相互融合的思考也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旅游大数据研究》一书,从动因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对创意旅游与主题旅游相互融合进行分析和探讨。
2019年07期 v.14 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骏;
<正>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影响逐渐加深,并成为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对高校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起到了非常有效且强劲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应紧紧抓住信息技术时代大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机,在美学专业课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如何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大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充分满足美学艺术教育教学现代化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是各高校目前探索研究与分析的重点议题。
2019年07期 v.14 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玉菊;
<正>民间美术是全国各地风土人情特征的缩影,它以美术的形式向大众传递出不同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创新趋势,一跃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然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得以普遍应用,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传统民间创意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我国民间美术创意产业只有尽快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形式,创新民间美术产业模式,才能让民间美术创意产业在"互联网+"视阈下得到充分研究与发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互
2019年07期 v.14 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