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瀚樱;尹长川;
提出了1种可以应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多天线最小移频键控(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nimum shift keying,MIMO-MSK)均衡解调方案,并研究了对应的信道估计算法。通过不同的多径信道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IMO-MSK系统方案可以有效地对抗频率选择性信道和信道的非线性失真。
2017年08期 v.12 845-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耿晓文;李艳萍;张博叶;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在传统子块交织和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算法的改进基础上提出了联合SI-PTS算法。算法中提出了1个新的子块交织方案,其中的每个子块相互交织。另外,还提出了1个新的相位因子优化方案,方案中的相位因子只有两相序列,迭代次数等于子数据块的数目,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所提算法基于传统PTS算法,利用新的优化方案优化部分传输序列,并结合新的子块交织技术,打乱原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序列,以降低其相关性,并进而降低OFDM系统的PAPR值。仿真结果表明,SI-PTS算法与传统PTS、SLM算法相比,能有效地改善OFDM系统的PAPR性能,并在保持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SI-PTS算法对PAPR的抑制能力随着子载波数目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分组数的增加而提高。
2017年08期 v.12 85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紫燕;刘世美;帅暘;冯丽;
提出了1种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的相位因子搜索算法,首先构造鸟巢代表相位因子,然后根据布谷鸟的产卵特性,在搜索区域范围内寻找其他鸟巢,并向邻域位置内寻找更优的产卵鸟巢,从而搜索相位因子最优值。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算法能更加准确地搜索出相位因子,从而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峰均功率比降低0.3~0.7dB。
2017年08期 v.12 858-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东武;徐志刚;李婷;
在直扩系统中,提出了1种伪噪声(pseudo noise,PN)码盲估计的新算法,传统的匹配滤波算法将同一个PN码码片序列在时间上连续的采样点与对应的PN码码片加权后积分,积分结果用于码元符号的解调判决;该算法对调PN码码片与码元符号的顺序,将PN码某个码片所对应的多个码元符号进行加权积分,然后对积分结果进行解调判决,即可得到该PN码码片的估计。由于码元符号信息在接收机无法得知,因此PN码盲估计算法将采集到的一段接收信号作为PN码,然后对接收信号进行匹配滤波,解调判决得到码元信息的初始估计,在此基础上,对初始解进行加权积分并获得PN码码片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对PN码码片的盲估计,且与传统算法相比估计精度明显提高。
2017年08期 v.12 863-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丽丽;陈国彬;张广泉;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由于噪声不确定性降低认知用户频谱检测的准确性。将盲源分离算法引入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提出了基于源分离的本地盲频谱检测算法,目标是在最大化用户信噪比的同时,降低噪声不确定性的不良影响,能在全盲的基础上完成本地频谱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进一步提升认知用户对频谱检测的准确率,并降低噪声不确定性对统计判决的影响。
2017年08期 v.12 868-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华;李鹏;
针对基阵式水下成像中声学传感器频率低、带宽窄、基阵发射阵列阵元数目多等因素造成的成像帧速率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复合混沌映射的基阵式水下成像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利用变参数多级混沌系统产生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调制,从而获得正交编码发射信号。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克服了基阵阵元数量、编码长度、信号个数等因素的限制,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带宽增加及提高水下成像分辨率的优点,可用于任意水下基阵发射信号的优化设计。
2017年08期 v.12 873-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鑫一;姜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的逐渐推广,单一的接入网络很难满足全部的物联网业务需求,多网并存、融合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保证物联网终端的运行,如何建立高效的资源分配策略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异构物联网资源分配策略。在综合考虑用户体验和传输速率的基础上,得到优化的效用函数,通过计算物联网终端在不同接入网中的最优带宽,得到有效的异构物联网网络资源分配算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描述的资源分配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用户满意度。
2017年08期 v.12 879-882+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玉坤;刘耀瑞;任智;张强;
针对现有的基于历史信息预测的机会网络路由算法(history based prediction for routing in infrastructure-less opportunistic networks,HBPR)在归属位置单元表更新阶段存在的开销冗余和消息转发阶段存在中继节点选择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社会关系的低时延机会网络路由算法(a low delay routing algorithm for opportunistic networks based on social relations,LDSR),利用节点社会关系和地理位置信息来选择路由,简化了控制信息;在整个网络区域内设定多个归属位置单元,并在选取中继节点时,以选择与目的节点所在归属位置单元社会关系密切的节点,以及以选择能够缩短携带消息节点与目的节点归属位置单元之间距离的节点为辅。仿真结果表明,与HBPR算法相比,LDSR算法的平均端到端时延缩短了20%。
2017年08期 v.12 88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翩;於鑫;
针对1类具有量化输入信号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其指令滤波反推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指令滤波反推控制器能够有效地简化积分反推控制器设计时对虚拟控制求偏导的计算,特别是当系统的阶数比较高时,优势会更加明显,表明指令滤波反推控制器比积分反推控制器更适用于实际控制系统。最后,将理论分析结果应用于车辆的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2017年08期 v.12 889-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君伟;刘利雄;
针对传统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无法准确分割灰度不均匀及多目标图像的问题,提出了1种改进的基于水平集的局部自适应图像分割模型。该模型在CV模型(Chan和Vese提出的模型)和LAW(local adaptive weighting)模型水平集演化方程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1个局部自适应权重函数来表示像素点所在邻域的偏差信息,并约束该偏差信息与图像的局部灰度不均匀信息之间的差异为最小,以得到精确分割结果。将模型应用于多相位水平集中,实现了对多目标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灰度不均匀图像及多目标图像分割更准确,且对初始轮廓的位置更鲁棒。
2017年08期 v.12 895-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琰;石飞;汪烈军;刘双;
结合Chebyshev多项式良好的混沌特性、半群特性,提出了1种基于Chebyshev混沌映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利用Chebyshev多项式的密码特性代替传统的密码学算法加密信息。所提出协议包括注册阶段、登录阶段、认证和密钥协商3个阶段。与其他协议相比,本协议提供了会话密钥转发安全,在抵抗弱验证、智能卡丢失、已知会话临时信息、内部特权等攻击方面,安全性有所提高。通过结果分析,证明了协议的可行性、安全性。
2017年08期 v.12 900-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昊宇;张龙军;
基于双层认证树特性和双线性代数映射签名机制,提出了1种多租户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引入双层认证树结构简化了数据完整性验证过程且支持数据的动态更新;采用定期抽样检测方法提高了数据分块的签名效率;引入可信第三方(trusted third party,TTP)支持多租户数据的批量审计,并实现了公开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TTP验证时间,提高了验证效率。
2017年08期 v.12 905-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豪;姜明新;赵文东;
针对经典Canny算子在噪声去除、高低阈值选取和边缘断裂等问题,提出了1种改进的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首先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取代高斯滤波;然后采用改进的Otsu算法根据图像梯度幅值自适应地生成Canny算子的高、低双阈值;最后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修复断裂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和抗噪声能力,能有效地修复图像断裂边缘,很好地控制断裂边缘的错误连接。
2017年08期 v.12 910-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周新丽;桑梓森;张越;
在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算法主要考虑空间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时空密度(STOPTICS)算法,增加了处理噪声孤立点时考虑时间距离的方法,并对每一兴趣区域内部的轨迹点根据时间轴做二度聚类,结合Apriori算法挖掘出用户频繁的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对用户兴趣区域及行为模式的挖掘研究。通过微软Geolife数据验证算法有效,为下一步处理用户轨迹数据奠定了基础。
2017年08期 v.12 916-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刘明明;孙伟;刘兵;
提出了1种基于谱回归的边缘Fisher分析模型,通过将MFA优化模型转换为谱回归问题实现样本数据的特征提取;并分别提出了线性维数约简和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维数约简算法,训练算法同时具备谱回归和MFA的优点,能够充分利用数据集的流形结构和类别信息,解决原始数据非高斯分布条件下的高效维数约简问题。在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提高了维数约简的性能,而且减少了算法运行时间。
2017年08期 v.12 922-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登峰;张磊;
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1种基于帧间运动振幅统计的视频稳定质量评价算法,以相邻帧间的仿射变换矩阵作为运动模型,计算运动轨迹波峰/波谷位置的振幅值;然后根据波峰/波谷出现的频率,振幅均值以及振幅标准偏差,建立视频稳定性度量模型,实现无参考的电子稳像算法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该算法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评价电子稳像算法性能。
2017年08期 v.12 929-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鲜永菊;路浩然;李国权;
针对面向智能电网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中数据种类繁杂且匹配流表过程中存在较高处理时延的问题,为满足最高优先级数据的时延需求以及相对较低优先级数据的公平性,通过SDN的虚拟化技术及向量交换技术,提出了虚拟快速传输网络(virtual fast transmission network,VFTN),并用OPNET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VFTN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为SDN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7年08期 v.12 935-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浩;王红彩;
优化协调控制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与绿信比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但在较小的近似优化解空间内难以获得最佳的绿波带宽,为了减少交叉口车辆延误,利用相位相序调整扩大协调控制优化解空间,提出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相位相序优化设计方法。根据交通工程理论建立车辆延误模型,以干线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协调控制效益评价指标,对石河子市中心北三路3个交叉口的协调控制案例展开研究,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干线交叉口的相位相序进行自动寻优,并通过VISSIM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提高组合遍历法的有效性,并且可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时间24.2%,达到提高协调控制效益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实际可行性。
2017年08期 v.12 94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琳琳;张烁;常文亭;张玉曼;窦刚;
通过对广义蔡氏混沌电路的进一步研究,获得了新的基于蔡氏对偶电路的四阶忆阻混沌电路,该电路元器件少,简单易实现,混沌现象明显,并出现了超混沌现象。采用经典的平衡点稳定性分析,以及Lyapunov指数谱、相图、时域波形、分岔图及庞加莱截面等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系统在电路参数变化及忆阻器初始条件变化时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并利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17年08期 v.12 946-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迎军;范云龙;程晶晶;王光伟;
针对温度高达200℃时测井仪器与地面系统间通讯的可靠性与实时性问题,应用1种可显著降低封装热阻的封装技术,从系统硬件结构、热仿真设计、等效热阻计算等环节进行关键设计,实现了1种耐温最高可达200℃的以DSP+FPGA为基本构架的高速数据处理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器件,并以该数据处理系统级封装器件所构成的1553B总线编解码通讯电路为硬件平台,在不同测试温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器件能很好地实现在高达200℃的高温环境中的数据处理功能。
2017年08期 v.12 95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龙军;杨斌;陈翔;王晓林;杨春生;潘静薇;魏盟;刘景全;
将电化学阻抗方法首次应用于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血流量的测量,使得在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能够同时测量这2个参数。开发出了基于柔性MEMS技术的FFR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首先将这2个传感器制作在一张Parylene-C薄膜上,其中包含了测量电极和传感器引线等,器件的总厚度为8μm,具有良好的柔性,能够在极小的曲面(曲率半径0.2mm)上工作;然后将该器件安装在医用导管的表面得到阻抗导丝。对2个传感器的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体外验证,流量传感器在0~250mL/min流量范围内的阻抗/流量响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FFR传感器在FFR比值为0.6~1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2017年08期 v.12 957-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昌彪;王华;李国权;
CCN(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是以内容名字为寻址依据的新型网络架构,为解决CCN提出了PPCCN(proactivepushing CCN),该方案将内容的流行度和周围节点的情况综合考虑,当内容源发生移动时,将内容资源中存储的内容推送至周围的邻居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减少了数据包的重传次数,降低了内容下载的时间,提高了包的交付率。
2017年08期 v.12 962-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