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 严寒地区村镇绿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

    孙玥;程文;

    以绿色产业为视角,通过剖析严寒地区村镇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农为本的绿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核心内容,并以黑龙江省朗乡镇为案例,从产业发展背景与问题、产业体系定位、农业二产与三产化拓展、林业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镇域绿色产业布局与产业链规划,旨在从绿色产业层面促进和提升严寒地区村镇规划的质量与水平。

    2017年01期 v.12 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硬脆性岩石卸荷流变特性及拟合回归分析

    张龙云;张强勇;杨尚阳;丁炎志;

    通过开展花岗岩室内三轴卸荷流变试验,研究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力学特性、变形特征及破坏特征,分析岩石的破裂机制。结果表明,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卸荷流变破坏强度特性,改进的对数型卸荷蠕变方程能够有效地反映和预测硬脆性岩石的卸荷蠕变变形特征。研究成果旨在为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力学特性研究提供借鉴。

    2017年01期 v.12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震作用下楔形体滑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何昊;周小平;程浩;徐良齐;钱七虎;

    地震作用下由复杂结构面切割而成的楔体滑坡的稳定性研究,对于保证基础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动力法被应用于地震荷载的计算。拟动力法采用正弦波模拟地震波的传播,考虑了纵波和横波从坡脚传播到坡顶的相位差和阻尼力对地震作用的影响。揭示了楔形体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分析了楔形体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证实了本方法运用于楔形体滑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运用该方法研究了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黏聚力、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以及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等因素对滑坡稳定系数的影响。

    2017年01期 v.12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主管预加轴力的T形冷弯方钢管节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研究

    陈高哲;欧阳翊龙;霍静思;崔鹏飞;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T形管节点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主管预加轴力的T形管节点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经试验验证表明,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钢管结构抗冲击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主管预加轴力管节点的破坏模态,研究管节点截面变形发展、局部与整体变形、能量耗散等抗冲击性能指标,获得了T形方钢管节点在冲击荷载作用的失效机理,预加轴力增大管节点的变形,并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2017年01期 v.12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仿真优化

    蒋爽;王树刚;王凤;

    建立了变容量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运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凝工况固定时,低压级压缩机最优运行频率与环境温度近似呈线性变化,且随环境温度降低而增加;实际运行最优中间压力高于几何平均压力,其比值在1.20~1.56之间变化;所建立的低压级压缩机最优运行频率回归公式以蒸发、冷凝温度或蒸发、冷凝压力为变量,形式简单但具有足够的精度满足运行控制的需要。

    2017年01期 v.12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高层建筑多自由度气弹模型的设计

    周亚萍;李秋胜;李建成;李毅;

    设计了1个可重复利用的多自由度气弹模型,对该气弹模型的设计原理和调试方法进行了说明,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模型在不同刚度和质量条件下的模态参数。此模型能覆盖高层建筑的频率和振型指数变化范围,且只要两主轴方向柱子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不相等,模型各主轴的前二阶平动振型均沿主轴方向。

    2017年01期 v.12 32-3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弱膨胀土路基碾压的现场试验研究

    白银涌;文畅平;曾娟娟;苏伟;

    基于弱膨胀土路基碾压现场试验,选用现场实测的45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碾压遍数与含水率、松铺厚度、压实度的关系,深入研究弱膨胀土路基压实需要的碾压遍数。结果表明:施工含水率在3%左右时,对所需碾压遍数几乎没有影响;松铺厚度太厚导致土层下部达不到压实要求,太薄则影响压实效率;一定碾压遍数范围内,压实度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值。弱膨胀土路基碾压遍数与填料含水率、松铺厚度、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可采用多元非线性模型表示,此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高,F检验回归显著;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回代正确率为93.3%。

    2017年01期 v.12 37-4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变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损伤分析

    施利洋;孙敦本;

    为分析地震反应信号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小波变换成为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1个8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和金属材料的经典塑性理论,模拟分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损伤发展全过程。利用小波分析对结构不同时段的响应信号在频域内进行分析,讨论了时段响应信号能量在各频带上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结构损伤的不断演化,小波能量往低频阶段集中,当低频能量达到饱和时结构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状态,分析结果与损伤模拟的破坏状态一致。

    2017年01期 v.1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矿物掺合料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张程强;王曙光;韩建德;

    采用宏观试验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影响。采用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测试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和总氯离子质量分数分布,通过电通量法和RCM法测定氯离子扩散系数,利用压汞法测试分析掺合料混凝土孔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氯离子侵蚀初期,混凝土内部氯离子质量分数增长较快,侵蚀后期增长变得缓慢;单掺18%矿渣、单掺15%粉煤灰以及双掺15%粉煤灰与18%矿渣都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内部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和总氯离子质量分数;不掺粉煤灰与矿渣、单掺粉煤灰、单掺矿渣和双掺粉煤灰与矿渣4种混凝土的电通量与其扩散系数符合由大到小的顺序,即4种混凝土的扩散性能依次递减;氯离子侵蚀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较小,相比较而言,双掺粉煤灰与矿渣的混凝土孔结构最好,单掺矿渣次之,而不掺粉煤灰与矿渣则最差。

    2017年01期 v.1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掺锂渣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受弯梁短期刚度研究

    侯勇辉;秦拥军;郭泽思;严文龙;

    对掺锂渣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受弯梁进行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锂渣掺量对挠度和曲率的影响,探究挠度和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梁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锂渣和再生粗骨料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挠度和曲率;试验梁挠度和曲率关系仍满足现行普通混凝土规范的规定,并通过数据分析,建议适合该试验梁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

    2017年01期 v.1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除冰盐侵蚀下风积沙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模型

    何静;申向东;董伟;

    对经除冰盐侵蚀后的风积沙水泥砂浆进行单轴静态压缩试验,通过内掺风积沙代替同等质量普通砂后风积沙水泥砂浆在3种除冰盐溶液浓度下进行干湿循环侵蚀试验,达到干湿次数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分析风积沙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积沙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强度、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15%风积沙掺量的水泥砂浆强度最优,应力-应变曲线最缓和;根据试验数据建立的侵蚀损伤模型可较好的预测水泥砂浆受氯盐侵蚀后的损伤情况。

    2017年01期 v.1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管土接触作用下直埋供热管道折角的强度分析

    赵文浩;王飞;王国伟;雷勇刚;

    为探究折角应力变化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使用实体单元模拟管道与土壤,接触单元模拟管土相互作用,建立实际工况下折角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并比较不同管径、壁厚、折角角度、压力等级等参数下折角的Mises应力值,得到不同参数下折角峰值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验及梁-土弹簧模型相比,管土接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折角的破坏。为扩大折角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可通过限制折角角度、增加局部壁厚、改进回填土比例、提高土壤压实度等方式保护折角。

    2017年01期 v.1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考虑传湿时影响墙体传热系数的因素分析

    陈飞;刘艳峰;马超;王莹莹;王登甲;

    利用热湿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因素时湿传递对围护结构的传热影响,并将该影响等效为对传热系数的修正。结果表明:传湿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随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传热系数修正幅度随室外气温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当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时,传热系数随室外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室内外温湿度相差较大地区,更需考虑湿迁移对传热的影响。从减小湿传递和节能角度考虑,炎热潮湿地区宜采用内保温,传热系数比外保温时低约4.0%;寒冷干燥地区宜采用外保温,传热系数比内保温低约0.7%。

    2017年01期 v.12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赤平极射投影动态分析

    冯登;王俊杰;袁智洪;

    根据Hoek等提出的楔形体滑移理论,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分别将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作为单一变量,对楔形体稳定性进行动态分析,得到楔形体破坏的主控结构面。将赤平极射投影和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对边坡进行可靠度分析,将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方差作为单一变量,分析参数的方差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进而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计算中,赤平极射投影的动态分析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017年01期 v.12 72-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陈潇洋;李红云;邹春霞;

    将不同掺量和不同长度的玄武岩纤维掺入设计强度为C30的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中,分别对其3、7、14和28d4个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28d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5kg/m3,玄武岩纤维长度为22mm时,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最为显著;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2kg/m3,长度为22mm时,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提高最为显著。

    2017年01期 v.1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李新宇;梁仁旺;张丽华;蔡璟珞;

    通过模型试验、数值模拟2种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变化对地基沉降有直接影响;在进行沉降控制设计时,长桩长度和长短桩长度比是影响复合地基整体沉降的关键,长桩长度调整复合地基的整体加固深度,短桩长度调整复合地基中的复合加固区的压缩量;长短桩复合地基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沉降不同,单桩加固区的压缩量最大,其次为复合加固区,最后为下卧层;采用长短桩的地基处理形式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

    2017年01期 v.12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土沟壑区靠山式院窑生态消解对策

    于洋;路遥;马琰;雷振东;

    面对黄土沟壑区沟壑纵横、生态脆弱、干旱缺水、人口骤减的发展困境,以及村庄贫困落后、宅院空废的现实问题,选取具有典型性分布特征的靠山式院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退出居住功能后的生态消解模式与对策,以期解决黄土沟壑区量大面广的空废窑院绿色再利用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环境特点、经济条件、资源类型和施工技术,从居住人口的生态消解对策、农业产业现代化对策、建筑生活系统生态消解对策以及转型模式研四方面对空废窑院绿色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黄土沟壑区靠山式废弃院窑适宜性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寻求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朴素生态目标下的黄土沟壑区村落新的人地关系。

    2017年01期 v.12 86-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水压作用下井壁混凝土强度发展趋势

    薛维培;姚直书;李必达;徐进;金冬;

    为了探究高强高性能井壁混凝土在高水压作用下强度发展趋势,配制了C70、C80这2种强度等级井壁混凝土,并根据养护条件不同将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分为密封状态试件和常规状态试件,研究4、6、8、10 MPa这4种水围压作用下混凝土试件三轴峰值强度变化情况;同时采用Richart线性强度准则和Newman非线性强度准则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水围压作用下混凝土试件三轴峰值强度较单轴抗压强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密封状态混凝土试件水围压增强效应更大,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常规状态混凝土试件三轴峰值强度提高系数有所减少;Newman非线性强度准则拟合精度更高,说明高水压作用下井壁混凝土强度呈非线性发展趋势。

    2017年01期 v.1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维稳态流下非饱和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铅直分布

    陈茜;程大伟;郭光玲;

    对一维稳态流下非饱和土静止土压力系数铅直分布开展研究,根据非饱和土上覆应力微分方程,推导一维稳态流条件下土的重度和上覆应力铅直分布表达式,并基于此对非饱和土静止土压力系数铅直分布表达式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重度的铅直分布函数近似呈幂函数;上覆应力的铅直分布函数为一线性函数和一定积分函数的叠加;修正后静止土压力系数表明该系数除了受土的物理性质影响之外,还与流动条件有关。最后通过算例计算和分析在不同流动方向和比流量情况下均质非饱和黄土层内土的重度、上覆应力和静止土压力系数的铅直分布。算例的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层内土的重度铅直分布规律对流动方向和比流量的变化敏感,土的重度在入渗条件下最大,静水条件下次之,蒸发条件下最小;入渗条件下土的重度随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蒸发条件下,则相反;上覆应力沿铅直方向近似呈线性分布;静止土压力系数在入渗条件最大,静水条件次之,蒸发条件最小;入渗条件下静止土压力系数随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蒸发条件下,则相反。

    2017年01期 v.1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既有多层砌体结构隔震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赵曦;申向东;高娃;郭玉香;董伟;

    以某4层砌体结构教学楼一层楼盖下部隔震加固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教学楼3种情况下的模型,即原有结构、1层楼盖下部隔震结构及基础隔震结构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运用模态分析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式隔震加固后的砌体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抗震性能均明显改善,隔震装置布置合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基础不适合做基础隔震的情况下,将隔震装置布置在一层楼盖下部,同样会获得良好的隔震效果,且便于实施。

    2017年01期 v.12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杨金招;李华;

    为研究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取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根据现行规范制作了3个节点试件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观察节点在加载全程中的破坏过程,分析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核心区剪切变形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形态大体相似,表现为钢梁出现塑性铰的局部屈曲破坏,满足了"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要求;轴压比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有一定影响,轴压比越大,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越高,但延性和耗能能力会降低,且刚度退化越严重;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在抗震设防区及其他地区推广该类节点的使用。

    2017年01期 v.12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降雨诱发非饱和土边坡直线滑移的稳定性计算

    王远福;刘子振;钟万林;

    根据Green-Ampt入渗原理,考虑降雨入渗及其对土体的物理力学作用,分析了雨水入渗非饱和土边坡坡面入渗规律,建立了非饱和土边坡坡面入渗模型,获得了雨水非饱和入渗过程中的雨水入渗深度计算式。通过分析降雨后边坡潜在滑移体的几何模型和力学特性,获得了滑移面倾角与边坡倾角、雨水入渗深度和坡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降雨入渗影响下非饱和土边坡直线滑移与倾覆破坏的安全系数计算式,为分析降雨入渗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定量计算方法。

    2017年01期 v.12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冻融循环对黄土路基填料抗剪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武丹;巨玉文;

    以山西某工程为例,对其所用黄土进行了冻融循环、直剪等试验,分析冻融作用对压实黄土抗剪强度等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黄土经过冻融循环作用,抗剪强度都降低,其中黏聚力减小,内摩擦角略有减小,且含水率越大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越明显。在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含水率都为最佳含水率时,压实的湿陷性黄土对冻融循环的敏感性大于非湿陷性黄土,故在黄土地区应尽可能不用压实后的湿陷性黄土做路基填料。

    2017年01期 v.12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