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雪琳;赵天宇;
以哈尔滨市"三马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物流商贸区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种"三马地区"物流运作模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商贸物流模式和基于地区内部的商贸物流模式。详细叙述了基于地区内部的商贸物流模式中的交通主导型发展模式、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环境主导型发展模式,旨在为城市物流商贸区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5年01期 v.10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正>高分子显示与能源材料研究室隶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3年9月起,研究室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从无到有,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合理、以显示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28项。截至目前,研究室已经为国家培
2015年01期 v.1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安邦;徐新华;李丽;
为了解内嵌管式辐射地板的频域热特性,建立了内嵌管式辐射地板的频域有限差分(FDFD)模型,将时域的周期性边界条件展开为复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并代入FDFD模型中进行计算求解,从而得到内嵌管式辐射地板的时域周期性热响应。通过建立内嵌管式辐射地板的时域有限元模型(FEM)对FDFD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DFD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内嵌管式辐射地板的热特性。
2015年01期 v.1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欧阳翊龙;王鹏;霍静思;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上翼缘垫板加强T形管节点的抗冲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模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其抗冲击性能机理研究。通过分析上翼缘垫板加强对节点受冲击破坏模态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节点破坏机理的研究以及冲击力-变形关系曲线、能量耗散等抗冲击性能指标的分析,得出上翼缘垫板的局部加强机理为垫板将节点塑性区外移,降低节点域损伤,且加强垫板最佳厚度受节点屈曲相关性影响。此研究旨在为该类结构的抗冲击设计和修复加固提供参考。
2015年01期 v.10 10-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尹文涛;周韵;陈天;
从新加坡在经济、人口、土地、法律等多方面的政策入手,研究包括填海方式、填海面积、土地用途、工程技术等内容的填海模式演变产生的影响,总结新加坡政策影响下的填海模式的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15年01期 v.1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迎超;李勇良;李亚博;蔚立元;
为了预测隧道建设中不稳定块体的位置,分析了隧道中几种主要形式的节理面,建立4种常见节理面计算模型,按照不利节理组合,预测出不稳定块体的出露位置,提出准危险块体的概念,并运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准危险块体进行受力分析,总结出在洞顶和侧壁容易形成的潜在掉块节理和节理组合,从工程的角度建立了一套确定不稳定块体的方法。
2015年01期 v.1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素丽;司东东;陶志鹏;张齐齐;
通过对高庙子膨润土-砂混合物压实试样进行膨胀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对混合物试样膨胀性质的影响。膨润土-砂混合物试样的掺砂率分别为0%、10%、20%、30%、40%和50%,初始含水率范围为5%~45%,所制备试样的初始干密度范围为1.30~1.90g/cm3。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混合物试样的膨胀速度减慢。在较低初始含水率范围内,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最大膨胀力降低;在较高的初始含水率范围内,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最大膨胀力的值基本不变。另外,初始含水率对最大膨胀力的影响,随试样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试样掺砂率的增大而降低。所以,试样的最大膨胀率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线性降低;初始含水率对最大膨胀率的影响随着试样初始干密度的降低或掺砂率的增大而降低。
2015年01期 v.10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怀云;刘艳峰;马超;
对西北农村村庄规模、住宅层数、住宅建筑面积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西北农村住宅采暖面积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配比值,研究西北农村不同太阳能采暖模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的集热器与建筑采暖面积配比推荐值仅为0.294,而乌鲁木齐地区的集热器与建筑采暖面积配比推荐值达到0.542;西北典型地区农村单户太阳能采暖中,乌鲁木齐农村仅满足单层住宅采暖,西安、兰州、银川等农村可适用于2层住宅采暖,西宁、格尔木农村地区可满足3层住宅采暖;西安、兰州周边农村可提供足够集中集热场地面积的地区比例不足20%,银川、乌鲁木齐周边农村的比例在23%~78%之间,西宁、格尔木有超过80%的农村可提供足够的集中集热场地。
2015年01期 v.1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涛;钱明;赵琦;孙薇薇;刘德稳;
以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针对挡土墙在绕墙顶转动下的土拱效应进行研究。根据土拱曲线的土体应力状态,给出黏性土条件下的侧向被动土压力系数及层间摩擦系数求解公式。在上述两大系数基础上提出了变换方法,将其运用到薄层微分法中,给出了绕墙顶转动下的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分布解。试验结果表明,绕墙顶转动位移模式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与绕墙顶转动位移模式类似,也呈凹形曲线。随着土拱效应δ/φ的增大,被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加强。
2015年01期 v.1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苏靖文;吴繁;李海涛;杨平;
为了研究竹材重组材轴心受压柱的力学性能,选取根部原竹制作竹材重组材构件,并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详细描述了试件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竹材重组材轴压柱的破坏是一种延性破坏,其破坏形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柱顶部或底部被压溃而导致的强度破坏;另一类是横向变形过大,跨中受拉侧纤维被拉断而出现的失稳破坏。重组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在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竹材重组材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2015年01期 v.10 39-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尹兴;黄海云;张俊平;周灿;
针对高速公路车辆轴重的变异问题,基于车辆动态测重数据,统计分析各类车型的车重、轴重和超载数据,计算在实际超载情况下三轴车、六轴车的轴重对桥面板产生的应力,并与标准车辆荷载进行加载比较。结果表明:轴重的发展变异程度很大,三轴车和六轴车对桥面板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影响约是标准车辆荷载的2.1倍,其在根部产生的弯拉应力约为标准车辆的2倍,三轴车轴重与六轴重车产生的内力、应力值相当。本研究旨在对当前车辆超载轴重变异性的评估、计重收费模式的完善和既有桥梁的维护提供借鉴。
2015年01期 v.1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伟;高显鹏;肖文彬;
根据占道施工影响区边界节点OD分布,采用虚拟路径简化交叉口流向,构建了节点间路径行程时间动态可靠度函数;并引入多元Logit概率分布模型,结合剩余通行能力敏感度,建立车流均衡诱导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占道施工影响区路网中各路径的诱导交通量,以实现占道施工影响区路网车流的均衡诱导,重新均衡施工影响区的交通流。对重庆市某施工影响区的案例分析表明,采用车流均衡诱导模型可有效缓解占道施工导致的非均衡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占道施工影响区的交通运行效率。
2015年01期 v.1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通;申向东;王萧萧;高矗;
采用内掺0%、10%、20%、30%、40%和50%的石灰石粉代替等量砂子来配制浮石混凝土,研究不同掺量的石灰石粉对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石灰石粉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最佳掺量为30%,混凝土内部掺入石灰石粉后生成碳铝酸盐,使水泥石结构更密实,石灰石粉的填充作用有利于轻骨料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加。
2015年01期 v.1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凯;刁心宏;赖建英;黄纲领;
为探索能合理反映围岩应变软化特征的数值分析方法,设计了2组单轴数值实验,对摩尔库伦模型与应变软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不同本构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规律的差异;选取小官庄铁矿一段深埋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在不同本构下的位移、塑性区的分布规律;基于FLAC3D内嵌的fish语言,编制了计算围岩点安全系数的程序,对不同本构模型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模型得到的围岩竖向与水平位移均大于摩尔库伦模型下的对应结果,塑性区向直墙两侧与拱顶扩展更深。应变软化模型计算得到的围岩不稳定区域增大,表明巷道开挖对围岩扰动范围更大。应变软化模型的结果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更合适反映深埋工程的应力变形特性。
2015年01期 v.10 55-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 ] - 马芹永;张伟;
为提高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的抗盐类侵蚀性能,在补偿收缩混凝土中添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采用连续浸泡法对纳米SiO2补偿收缩混凝土实施硫酸盐和氯盐双重侵蚀,并在不同侵蚀时间下进行混凝土的拉压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掺加纳米SiO2能有效改善补偿收缩混凝土受硫酸盐和氯盐双重侵蚀后的拉压性能。纳米SiO2补偿收缩混凝土拉压性能及拉压抗侵蚀系数随侵蚀时间增长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侵蚀150d时,其拉压性能较好。纳米SiO2的微集料填充作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孔体结构,使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补偿收缩混凝土中的扩散受阻。试验表明,较为合理的纳米SiO2掺量为0.6%。
2015年01期 v.1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包恩和;黄美玲;周月娥;
为了研究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对钢管与混凝土间无黏结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性能的影响,以未考虑与钢管相互作用的素混凝土和考虑与钢管相互作用的混凝土为对象,钢管径厚比为25~67,建立了7个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与以往试验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对于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模型,考虑钢管与混凝土相互作用时的初始刚度、最大轴力值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不考虑时的初始刚度、最大轴力值小于试验结果;随着钢管厚度增大,钢管径厚比减小,其相互作用增大明显。当钢管径厚比小于25时,若考虑相互作用的破坏形式,建议混凝土按三轴膨胀破坏设计。
2015年01期 v.10 64-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卿龙邦;郝冰娟;赵欣;
以无限大平板中心拉伸裂缝模型为例,分别基于强度准则和韧度准则,利用级数展开法获得了断裂过程区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裂缝扩展准则对黏聚区长度、裂缝张开位移及黏聚力分布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相比强度准则,采用韧度准则的临界黏聚区长度有所减小。临界黏聚区长度及裂缝张开位移均随韧度增大而逐渐减小,黏聚力随韧度增大而逐渐增大。
2015年01期 v.1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额日德木;王海龙;王萧萧;刘谨菡;
为解决废旧轮胎橡胶粉与水泥等材料的融合能力差和掺入水泥胶砂中会导致试件强度降低等问题,选用司班40(山梨糖醇酐单棕榈酸酯)对废旧轮胎橡胶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泥胶砂力学性能试验和微观角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粒径和掺量的改性、未改性橡胶粉对不同龄期水泥胶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胶砂试件强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且抗压强度的减小幅度大于抗折强度;改性橡胶粉的亲水性明显增强,表面更圆润、连续,与水泥胶砂的融合能力有所提高;改性橡胶粉水泥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所提高。
2015年01期 v.10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倪玉双;杨伟军;蒋耀华;
基于三维匀质化理论,建立了砌体的三维匀质化基本单元,并将匀质化单元中的砂浆简化为零厚度的界面单元,推导出三维匀质化砌体单元的等效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将据此公式得到的计算值与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公式及常用的各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同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研究证明,基于三维匀质化的计算方法便于对砌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各种破坏机理作进一步应力分析,为砌体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01期 v.1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贾宁;胡伟;王东权;
针对我国采煤沉陷水域利用方式单一、治理成效不高的现状,提出借助漂浮建造开发建设用地,解决采煤沉陷水域的治理利用问题。运用计算机模拟实地环境,进行三维数字化分析,得出漂浮建造的规划布局和形态模型:单元式漂浮模块按需组合,结合组团式规划和设施配备构成有机体系。确定漂浮建造方案:构筑物由中空的漂浮基座承载,结合桩基或者牵拉方式系泊固定。研究本建造方案和构建模型,旨在为平原高潜水位矿区沉陷水域的治理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以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用地危机。
2015年01期 v.1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游庆生;郭强;董鑫;王金良;
以一个由4个壁面构成一体化辐射末端的办公室模型房间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辐射空调末端边界条件分别采用定热流密度和定温两种处理办法计算出相应结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室内空气为自然对流的情况下,采用定热流密度边界条件,计算收敛难度大而且室内温度高达30℃以上,难以满足热环境的舒适性;采用定温边界条件,室内的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且在22~24℃左右,房间温度处于舒适性合理区域。因此,室内空气处于纯自然对流条件时,对辐射空调系统一类问题的数值计算辐射末端适宜采用定温度边界条件。
2015年01期 v.1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洪健;刘子振;黄知花;黄斌;
为了研究持续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的影响,采用电阻法测定了降雨入渗土质边坡的入渗深度和入渗时间,分析雨水入渗深度、时间对边坡破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坡面浅层范围内,雨水入渗深度与入渗时间可按线性关系拟合,离坡面深5cm范围内,不同位置处的雨水入渗时间和入渗规律基本相同,即离坡顶越近,雨水入渗深度越浅。模拟试验研究对持续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失稳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5年01期 v.1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郑先超;赵军;李青宁;李桅;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根高强连续螺旋箍筋装配柱进行受压静载试验全过程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外包钢板箍的厚度、长度以及柱的轴压比对装配整体柱的承载能力的影响。在分析中,选用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进行高强连续螺旋箍筋装配柱的静力非线性分析,并结合梁柱杆件单元,根据不同的材料属性对高强连续螺旋箍筋装配柱正截面进行精细划分,以实现高强连续螺旋箍筋装配柱的模拟技术。结果表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有效模拟高强连续螺旋箍筋装配柱正截面的力学和变形过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2015年01期 v.10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楠楠;周伟;杨波;刘彦忠;董晓强;
为了定量评价黄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采用交流电阻率法研究黄土固结过程中的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平均结构因子、平均形状因子、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电阻率参数变化,从结构变化角度解释电阻率参数的变化机理,同时分析了电流频率对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电阻率参数变化规律不同;黄土固结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增大,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竖向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横向电阻率增大、各向异性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原状黄土的平均结构因子和平均形状因子先减小后增大,重塑黄土的平均结构因子和平均形状因子增大;各电流频率下的结构特性参数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数值大小存在差异;建议合理的电流测试频率范围为50kHz~1 MHz。
2015年01期 v.10 100-10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江卫涛;刘元珍;樊亚男;李珠;
为了研究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高温(火灾)后的受压力学性能,设计了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标准受压试件的高温及抗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经受高温后的立方体抗压和轴心抗压破坏形态的异同,总结了2种受压强度在不同高温作用后的损失规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了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高温后受压强度以及其"轴压比"随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形态基本一致,但2种混凝土经受高温后的破坏均比常温下严重;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可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15年01期 v.1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启斌;郑磊;
为适应城市地下工程的复杂施工条件,使数值分析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地下工程托换结构真实的受力特性,提出了"整体大尺度分析+局部精细化小尺度分析"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该"整体大尺度+局部小尺度精细化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在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地铁Z1线负3层既有柱托换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年01期 v.10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