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 场板结构对AlGaN/GaN HFET电场分布的影响

    王硕;张炜;姚尧;张金城;刘扬;

    场板结构可以有效抑制横向型HFET器件栅极边缘的电场集边效应,降低尖峰电场峰值,从而大幅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利用Sentaurus TCAD工具,构建具有场板结构的HFET器件,研究了场板长度和钝化层的厚度对器件沟道电场分布的影响,归纳出场板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2014年07期 v.9 739-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场板结构对AlGaN/GaN HFET电场分布的影响

    王硕;张炜;姚尧;张金城;刘扬;

    场板结构可以有效抑制横向型HFET器件栅极边缘的电场集边效应,降低尖峰电场峰值,从而大幅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利用Sentaurus TCAD工具,构建具有场板结构的HFET器件,研究了场板长度和钝化层的厚度对器件沟道电场分布的影响,归纳出场板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2014年07期 v.9 739-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

    赵晶晶;许威;曹源;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标准中,基于固定码本的双码本传输模式已经开始使用。为了进一步降低信道的量化误差,在保证反馈开销的前提下提高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格来斯曼码本的差分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定时旋转和缩放两级双码本以更好地追踪信道特性。

    2014年07期 v.9 742-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

    赵晶晶;许威;曹源;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标准中,基于固定码本的双码本传输模式已经开始使用。为了进一步降低信道的量化误差,在保证反馈开销的前提下提高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格来斯曼码本的差分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定时旋转和缩放两级双码本以更好地追踪信道特性。

    2014年07期 v.9 742-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格雷序列降低32QAM-OFDM信号的峰均包络功率比

    王子龙;孙春辉;李晖;杨武;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关键之一是降低峰均包络功率比。通过把一种新的方形32QAM星座图表示为QPSK和8PSK的线性组合,利用QPSK和8PSK上的格雷序列,用编码方法构造了方形32QAM星座图上的一组低峰均包络功率比的序列;证明了对于任意载子波数的32QAM-OFDM通信系统,当输入为新构造序列时,峰均包络功率比不大于4.17(6.2dB)。

    2014年07期 v.9 745-748+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格雷序列降低32QAM-OFDM信号的峰均包络功率比

    王子龙;孙春辉;李晖;杨武;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关键之一是降低峰均包络功率比。通过把一种新的方形32QAM星座图表示为QPSK和8PSK的线性组合,利用QPSK和8PSK上的格雷序列,用编码方法构造了方形32QAM星座图上的一组低峰均包络功率比的序列;证明了对于任意载子波数的32QAM-OFDM通信系统,当输入为新构造序列时,峰均包络功率比不大于4.17(6.2dB)。

    2014年07期 v.9 745-748+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无线传播信道的安全空时网络编码

    高贞贞;程度活;

    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信道的安全空时网络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信道互易性,将合法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共同的有效信道衰落系数作为安全密钥源。合法收发节点利用它们之间的信道生成密钥,并根据生成的密钥确定发送信号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来自与发送符号相同的星座,使得旋转之后的符号仍然属于原来的星座点集合。由于窃听节点与合法收发对之间的信道是互相独立的,因此窃听节点很难获得合法收发节点之间的密钥。基于上述的星座旋转,所提安全空时网络编码能够保证各中继节点在异步传输的前提下,目的节点仍然获得满分集,而窃听节点不能获取任何有用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安全空时网络编码方案的合理性。

    2014年07期 v.9 749-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无线传播信道的安全空时网络编码

    高贞贞;程度活;

    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信道的安全空时网络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信道互易性,将合法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共同的有效信道衰落系数作为安全密钥源。合法收发节点利用它们之间的信道生成密钥,并根据生成的密钥确定发送信号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来自与发送符号相同的星座,使得旋转之后的符号仍然属于原来的星座点集合。由于窃听节点与合法收发对之间的信道是互相独立的,因此窃听节点很难获得合法收发节点之间的密钥。基于上述的星座旋转,所提安全空时网络编码能够保证各中继节点在异步传输的前提下,目的节点仍然获得满分集,而窃听节点不能获取任何有用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安全空时网络编码方案的合理性。

    2014年07期 v.9 749-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位置隐私的攻击与保护

    张龙;高昭瑜;朱浩瑾;邢凯;

    针对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存在的位置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两种攻击方法:覆盖交集攻击和频道切换攻击,可根据二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频道使用情况,在不直接获取查询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前提下,间接推断SU位置。为应对上述攻击,提出查询信息盲化机制来实现隐私保护的频谱查询,同时对频道选择方案进行优化使得SU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位置隐私。根据真实数据进行的攻击实验提高了对SU的定位精度,基于模拟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案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效率。

    2014年07期 v.9 75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位置隐私的攻击与保护

    张龙;高昭瑜;朱浩瑾;邢凯;

    针对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存在的位置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两种攻击方法:覆盖交集攻击和频道切换攻击,可根据二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频道使用情况,在不直接获取查询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前提下,间接推断SU位置。为应对上述攻击,提出查询信息盲化机制来实现隐私保护的频谱查询,同时对频道选择方案进行优化使得SU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位置隐私。根据真实数据进行的攻击实验提高了对SU的定位精度,基于模拟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案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效率。

    2014年07期 v.9 75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连续时间∑Δ调制器的时钟抖动建模方法

    严皓;秦鹏;周健军;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而精确地模拟时钟抖动的建模方法,可应用于连续时间Sigma-Delta调制器(continuous-time sigma-delta-modulator,CT-SDM)等系统的仿真与验证。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离散时间的建模方法,所提出的一种基于连续时间的模型,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种连续时间电路中,且可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仿真。给出了关于时钟抖动的理论分析和该模型的数学理论推导,并通过搭建一个完整的连续时间Sigma-Delta调制器,验证了所提时钟抖动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仿真时间在数十秒内。

    2014年07期 v.9 758-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连续时间∑Δ调制器的时钟抖动建模方法

    严皓;秦鹏;周健军;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而精确地模拟时钟抖动的建模方法,可应用于连续时间Sigma-Delta调制器(continuous-time sigma-delta-modulator,CT-SDM)等系统的仿真与验证。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离散时间的建模方法,所提出的一种基于连续时间的模型,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种连续时间电路中,且可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仿真。给出了关于时钟抖动的理论分析和该模型的数学理论推导,并通过搭建一个完整的连续时间Sigma-Delta调制器,验证了所提时钟抖动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仿真时间在数十秒内。

    2014年07期 v.9 758-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粒度PPI网络描述模型及其蚁群优化的功能模块检测方法

    冀俊忠;吕嘉伟;

    针对蚁群算法在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中进行功能模块检测所暴露的时间性能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描述和蚁群优化的快速求解算法。首先,从粒度计算的角度,给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PPI网络描述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融合功能和结构信息的粒度划分,粗粒度的蚁群寻优,解的还原与优化3个阶段的求解过程。在大规模PPI网络上的实验表明:算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利用蚁群算法进行功能模块检测的求解时间,而且与近年来的一些经典算法相比在检测精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4年07期 v.9 762-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粒度PPI网络描述模型及其蚁群优化的功能模块检测方法

    冀俊忠;吕嘉伟;

    针对蚁群算法在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中进行功能模块检测所暴露的时间性能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描述和蚁群优化的快速求解算法。首先,从粒度计算的角度,给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PPI网络描述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融合功能和结构信息的粒度划分,粗粒度的蚁群寻优,解的还原与优化3个阶段的求解过程。在大规模PPI网络上的实验表明:算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利用蚁群算法进行功能模块检测的求解时间,而且与近年来的一些经典算法相比在检测精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4年07期 v.9 762-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低功耗微型磁通门结构优化设计

    郭博;刘诗斌;侯亚科;李菊萍;杨尚林;侯晓伟;

    为了降低微型磁通门功耗对微型磁通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方法研究了微型磁通门的铁芯形状及绕线方式对磁通门激励电流和输出信号的影响。对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采用多孔铁芯结合激励线圈/感应线圈交错缠绕的微型磁通门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激励电流从而降低磁通门功耗。与已报道的经过优化设计的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相比,引起的漏磁较小,能更有效地降低激励电流并提高灵敏度。

    2014年07期 v.9 77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低功耗微型磁通门结构优化设计

    郭博;刘诗斌;侯亚科;李菊萍;杨尚林;侯晓伟;

    为了降低微型磁通门功耗对微型磁通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方法研究了微型磁通门的铁芯形状及绕线方式对磁通门激励电流和输出信号的影响。对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采用多孔铁芯结合激励线圈/感应线圈交错缠绕的微型磁通门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激励电流从而降低磁通门功耗。与已报道的经过优化设计的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相比,引起的漏磁较小,能更有效地降低激励电流并提高灵敏度。

    2014年07期 v.9 77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类虚拟化的影子页表加速方法

    谈鉴锋;王瑀屏;

    影子页表作为内存虚拟化地址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其性能开销主要源于客户机页表和影子页表不一致造成的缺页异常。实验发现:在使用影子页表技术的虚拟机中,缺页异常引起的虚拟机陷入占所有虚拟机陷入的70%以上;这些缺页异常中,30%的缺页异常由客户机页表本身引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虚拟机陷入。客户机的不必要陷入可以通过结合类虚拟化思想和硬件虚拟化条件优化技术并调整影子页表的缺页异常处理流程来解决。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实现了AccSP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AccSP能够使得系统性能得以稳定提升。

    2014年07期 v.9 774-77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类虚拟化的影子页表加速方法

    谈鉴锋;王瑀屏;

    影子页表作为内存虚拟化地址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其性能开销主要源于客户机页表和影子页表不一致造成的缺页异常。实验发现:在使用影子页表技术的虚拟机中,缺页异常引起的虚拟机陷入占所有虚拟机陷入的70%以上;这些缺页异常中,30%的缺页异常由客户机页表本身引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虚拟机陷入。客户机的不必要陷入可以通过结合类虚拟化思想和硬件虚拟化条件优化技术并调整影子页表的缺页异常处理流程来解决。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实现了AccSP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AccSP能够使得系统性能得以稳定提升。

    2014年07期 v.9 774-77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

    衷路生;陈立勇;

    提出基于特征向量选择(feature vector selection,FVS)的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spars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模型,解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稀疏化问题。采用FVS在特征空间构建特征向量子集,对训练样本进行稀疏线性重构;将稀疏化的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从而实现对LS-SVM稀疏化建模。将SLS-SVM模型进行弓网系统的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LS-SVM模型在取得高预报精度的同时,可实现支持向量的高度稀疏化,从而加快模型预报速度。

    2014年07期 v.9 779-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

    衷路生;陈立勇;

    提出基于特征向量选择(feature vector selection,FVS)的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spars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模型,解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稀疏化问题。采用FVS在特征空间构建特征向量子集,对训练样本进行稀疏线性重构;将稀疏化的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从而实现对LS-SVM稀疏化建模。将SLS-SVM模型进行弓网系统的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LS-SVM模型在取得高预报精度的同时,可实现支持向量的高度稀疏化,从而加快模型预报速度。

    2014年07期 v.9 779-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Gold序列的TDCS基函数伪随机相位生成方法

    郭尧;毛玉泉;张衡阳;李平博;王建翔;

    为了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TDCS)基函数的随机性与相关性,提出了采用双Gold序列控制产生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的方法。首先通过Gold序列2控制产生相位映射抽头数,然后由Gold序列1映射产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所产生的基函数具有良好的类噪声性和相关性。仿真表明,与传统一维m序列产生方法相比,采用双Gold序列映射产生的基函数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可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抗截获能力,具有良好的多址接入性能。

    2014年07期 v.9 784-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Gold序列的TDCS基函数伪随机相位生成方法

    郭尧;毛玉泉;张衡阳;李平博;王建翔;

    为了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TDCS)基函数的随机性与相关性,提出了采用双Gold序列控制产生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的方法。首先通过Gold序列2控制产生相位映射抽头数,然后由Gold序列1映射产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所产生的基函数具有良好的类噪声性和相关性。仿真表明,与传统一维m序列产生方法相比,采用双Gold序列映射产生的基函数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可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抗截获能力,具有良好的多址接入性能。

    2014年07期 v.9 784-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对编码器的参考帧有损压缩算法设计

    范嘉荣;韦虎;周开伦;林涛;

    日益增长的视频分辨率需求使视频编解码系统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造成严重的负担,为此提出一种针对视频编码器的参考帧有损压缩算法。该算法基于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和Golomb-Rice编码,以8×4像素块为编码单元,对参考帧的Y/U/V分量分别压缩,并且在视频编码前端引入前置滤波,以降低参考帧的压缩难度。算法在H.264的参考软件JM18.0上实现并验证,在50%的压缩率下,仍能保证可接受的视频质量。

    2014年07期 v.9 78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对编码器的参考帧有损压缩算法设计

    范嘉荣;韦虎;周开伦;林涛;

    日益增长的视频分辨率需求使视频编解码系统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造成严重的负担,为此提出一种针对视频编码器的参考帧有损压缩算法。该算法基于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和Golomb-Rice编码,以8×4像素块为编码单元,对参考帧的Y/U/V分量分别压缩,并且在视频编码前端引入前置滤波,以降低参考帧的压缩难度。算法在H.264的参考软件JM18.0上实现并验证,在50%的压缩率下,仍能保证可接受的视频质量。

    2014年07期 v.9 78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

    杜胜雪;孔令富;李英伟;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度和自适应加权的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关联融合多组测量信号序列以降低静态数据的随机测量误差。对单传感器测量信号序列,采用支持度方法计算每个测量数据的综合支持度和加权因子,然后对测量信号序列进行加权融合。对阵列式传感器多组测量信号序列,基于单传感器数据融合,利用自适应加权方法,在总均方误差最小意义下进行多组测量信号序列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是有效的。

    2014年07期 v.9 79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

    杜胜雪;孔令富;李英伟;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度和自适应加权的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关联融合多组测量信号序列以降低静态数据的随机测量误差。对单传感器测量信号序列,采用支持度方法计算每个测量数据的综合支持度和加权因子,然后对测量信号序列进行加权融合。对阵列式传感器多组测量信号序列,基于单传感器数据融合,利用自适应加权方法,在总均方误差最小意义下进行多组测量信号序列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阵列式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是有效的。

    2014年07期 v.9 79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制式音频解码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与验证

    周游;贺珊;李琳;郭东辉;

    在分析音频解码标准MP3和AAC及其实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支持多制式的音频解码算法设计方案。将分步查表法引入霍夫曼解码,并提出了无乘法器的反量化变换及可兼容的IMDCT变换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板上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案可准确完成多制式音频的解码,并提高解码速度与精度。

    2014年07期 v.9 798-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多制式音频解码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与验证

    周游;贺珊;李琳;郭东辉;

    在分析音频解码标准MP3和AAC及其实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支持多制式的音频解码算法设计方案。将分步查表法引入霍夫曼解码,并提出了无乘法器的反量化变换及可兼容的IMDCT变换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板上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案可准确完成多制式音频的解码,并提高解码速度与精度。

    2014年07期 v.9 798-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图像辨识性特征的自动学习方法

    王梓桐;王巨宏;张松海;

    针对以关键字进行检索分类的图像,首先利用经验设置规则提取初始图像块;对于类中每个备选图像块,寻找所有备选图像块中与其最相似的图像块,并根据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进行聚类,形成特征组;最后,利用图像注册的方式将特征组进行合并,形成商品图像完整的特征。本文以电商图像为例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辨识性特征区域提取的准确率可达70%以上,且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取特征区域更加完整。

    2014年07期 v.9 803-80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图像辨识性特征的自动学习方法

    王梓桐;王巨宏;张松海;

    针对以关键字进行检索分类的图像,首先利用经验设置规则提取初始图像块;对于类中每个备选图像块,寻找所有备选图像块中与其最相似的图像块,并根据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进行聚类,形成特征组;最后,利用图像注册的方式将特征组进行合并,形成商品图像完整的特征。本文以电商图像为例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辨识性特征区域提取的准确率可达70%以上,且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取特征区域更加完整。

    2014年07期 v.9 803-80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非结构化道路的特征光流检测

    石朝侠;彭威;王燕清;

    道路环境中的视觉障碍检测是智能车辆导航的一大难题,光流检测算法则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提出了一种复合特征光流检测算法,借助于不同类型局部特征的检测与匹配,通过图像分割发现感兴趣区域,通过光流检测为该区域的可通行性判定提供决策依据。与传统光流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0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非结构化道路的特征光流检测

    石朝侠;彭威;王燕清;

    道路环境中的视觉障碍检测是智能车辆导航的一大难题,光流检测算法则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提出了一种复合特征光流检测算法,借助于不同类型局部特征的检测与匹配,通过图像分割发现感兴趣区域,通过光流检测为该区域的可通行性判定提供决策依据。与传统光流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0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

    桑海峰;郭昊;徐超;

    为了提高监控视频中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了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利用分块更新的背景差法从图像中提取出完整的人体轮廓,通过区域关联结合颜色直方图实现人体目标跟踪,解决了非线性运动时漏跟和误跟的问题。通过人体运动轨迹、运动姿态及运动时间3个参数,对人的5种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实时地对人体进行检测和跟踪,还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行为,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2014年07期 v.9 812-816+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

    桑海峰;郭昊;徐超;

    为了提高监控视频中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了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利用分块更新的背景差法从图像中提取出完整的人体轮廓,通过区域关联结合颜色直方图实现人体目标跟踪,解决了非线性运动时漏跟和误跟的问题。通过人体运动轨迹、运动姿态及运动时间3个参数,对人的5种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实时地对人体进行检测和跟踪,还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行为,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2014年07期 v.9 812-816+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层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的图像编解码方法

    孙骏;郭继昌;

    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对图像进行单一采样率的压缩采样。传统的测量矩阵虽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重构效果,但因采样数目较多,故而资源耗费也较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多层分块自适应编码算法(multi-layered block adaptive coding algorithm,MLBA)以及多层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编解码方法(multi-layered block adaptive compressed sensing codec method,MLBACS)。MLBACS编解码方法基于MLBA编码算法,能够根据图像局部结构进行不同层数和大小的分块,并自适应分配采样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重构性能的前提下,相对于单一采样率下的压缩感知,MLBACS编解码方法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重构图像所需的采样数目。

    2014年07期 v.9 817-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层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的图像编解码方法

    孙骏;郭继昌;

    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对图像进行单一采样率的压缩采样。传统的测量矩阵虽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重构效果,但因采样数目较多,故而资源耗费也较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多层分块自适应编码算法(multi-layered block adaptive coding algorithm,MLBA)以及多层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编解码方法(multi-layered block adaptive compressed sensing codec method,MLBACS)。MLBACS编解码方法基于MLBA编码算法,能够根据图像局部结构进行不同层数和大小的分块,并自适应分配采样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重构性能的前提下,相对于单一采样率下的压缩感知,MLBACS编解码方法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重构图像所需的采样数目。

    2014年07期 v.9 817-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低信噪比下图像传输的纠错编码方法

    胡星;马林华;茹乐;孙玉雪;田雨;

    针对数字图像无线通信系统中低信噪比下图像质量的"门限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tent map混沌系统的高阶量纠错编码方法。仿真实验中与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镜像Baker码对比发现,压缩图像经LDPC码处理后出现"门限效应",且信噪比低于2.2dB时,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急剧下降,而高阶量纠错码图像的PSNR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呈线性变化;与镜像Baker码相比,高阶量纠错码图像的PSNR有5dB的增益,并提高了编译码效率和带宽利用率,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和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

    2014年07期 v.9 82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信噪比下图像传输的纠错编码方法

    胡星;马林华;茹乐;孙玉雪;田雨;

    针对数字图像无线通信系统中低信噪比下图像质量的"门限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tent map混沌系统的高阶量纠错编码方法。仿真实验中与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镜像Baker码对比发现,压缩图像经LDPC码处理后出现"门限效应",且信噪比低于2.2dB时,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急剧下降,而高阶量纠错码图像的PSNR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呈线性变化;与镜像Baker码相比,高阶量纠错码图像的PSNR有5dB的增益,并提高了编译码效率和带宽利用率,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和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

    2014年07期 v.9 82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声学特征凸显的汉语疑问句检出

    李爱真;徐明星;蔡莲红;

    疑问句在语音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检出语音交际中的疑问句对把握语义重心和分析话语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疑问语气凸显的声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特征凸显的汉语疑问句检出方法。该方法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小时间粒度的疑问语气凸显进行建模,通过基于加窗机制的后处理方法判决语音是否为疑问句。在面向电话客服应用环境录制模仿的和真实的汉语对话语音库上进行了算法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汉语疑问句具有较好的检出性能。

    2014年07期 v.9 826-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声学特征凸显的汉语疑问句检出

    李爱真;徐明星;蔡莲红;

    疑问句在语音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检出语音交际中的疑问句对把握语义重心和分析话语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疑问语气凸显的声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特征凸显的汉语疑问句检出方法。该方法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小时间粒度的疑问语气凸显进行建模,通过基于加窗机制的后处理方法判决语音是否为疑问句。在面向电话客服应用环境录制模仿的和真实的汉语对话语音库上进行了算法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汉语疑问句具有较好的检出性能。

    2014年07期 v.9 826-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速移动中基于多接口的并行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董平;吴楠;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的网络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种无线网络接口的并行传输机制,以及数据通信流程和管理控制机制,为用户提供了一条由多种不同的链路整合成的透明逻辑链路,自动处理网络的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问题,从而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可靠性,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在高速列车上的实际测试表明,系统丢包率问题得到了改善,数据吞吐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014年07期 v.9 830-83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速移动中基于多接口的并行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董平;吴楠;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的网络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种无线网络接口的并行传输机制,以及数据通信流程和管理控制机制,为用户提供了一条由多种不同的链路整合成的透明逻辑链路,自动处理网络的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问题,从而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可靠性,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在高速列车上的实际测试表明,系统丢包率问题得到了改善,数据吞吐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014年07期 v.9 830-83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机场跑道的图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津;曹启武;徐建新;

    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依托VS2010平台,利用OpenCV函数库开发了机场外来物FOD(foreign object debris)监测系统。从硬件、系统工作流程两方面提出了建立机场监控塔、监控中心和应急中心3个服务平台的方案。基于图像技术,设计了以自动阈值分割技术结合背景差分法、三帧法的目标识别模块和以Camshift为关键技术的目标跟踪模块,实现了前景目标识别和多目标跟踪两大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识别准确率和精确度均较高,且受环境影响小,系统可靠性高。

    2014年07期 v.9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机场跑道的图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津;曹启武;徐建新;

    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依托VS2010平台,利用OpenCV函数库开发了机场外来物FOD(foreign object debris)监测系统。从硬件、系统工作流程两方面提出了建立机场监控塔、监控中心和应急中心3个服务平台的方案。基于图像技术,设计了以自动阈值分割技术结合背景差分法、三帧法的目标识别模块和以Camshift为关键技术的目标跟踪模块,实现了前景目标识别和多目标跟踪两大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识别准确率和精确度均较高,且受环境影响小,系统可靠性高。

    2014年07期 v.9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aberRd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SVPWM系统联合仿真方法

    李睿;童朝南;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被控对象,对比研究各种基于SaberRD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方法。采用其中一种适宜混合建模的方法构建联合仿真平台。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控制器模型,通过调用RTW(real time workshop)工具,编译并生成可移植的控制模块;在SaberRD环境中调入控制模块,构建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系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联合仿真方法搭建的系统运行快速,数据正确,可为较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2014年07期 v.9 83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aberRd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SVPWM系统联合仿真方法

    李睿;童朝南;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被控对象,对比研究各种基于SaberRD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方法。采用其中一种适宜混合建模的方法构建联合仿真平台。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控制器模型,通过调用RTW(real time workshop)工具,编译并生成可移植的控制模块;在SaberRD环境中调入控制模块,构建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系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联合仿真方法搭建的系统运行快速,数据正确,可为较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2014年07期 v.9 83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安全性考虑的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控制

    康浩博;王建辉;

    针对一类具有特殊安全性要求的五自由度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机器人协助患者的肩、肘、腕关节进行关节运动,以达到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目的,因此,在整个康复训练中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是机器人控制策略的重点。为确保良好的跟踪性能,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在模型不确定条件下的鲁棒性;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在大参数变化以及执行器故障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在线更新的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仅需要进行位置测量实现输出信息反馈,而速度和加速度通过观测器估计得到,不需要依靠其他传感器信息。设计了一个参数可调和有界误差的轨迹跟踪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4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安全性考虑的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控制

    康浩博;王建辉;

    针对一类具有特殊安全性要求的五自由度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机器人协助患者的肩、肘、腕关节进行关节运动,以达到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目的,因此,在整个康复训练中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是机器人控制策略的重点。为确保良好的跟踪性能,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在模型不确定条件下的鲁棒性;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在大参数变化以及执行器故障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在线更新的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仅需要进行位置测量实现输出信息反馈,而速度和加速度通过观测器估计得到,不需要依靠其他传感器信息。设计了一个参数可调和有界误差的轨迹跟踪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4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建模与运动平衡控制

    阮晓钢;马圣策;

    为了设计新型、环保、便捷的智能代步工具,搭建了一款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物理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人车一体的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设计了独轮车系统的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PD)平衡控制器,并对独轮车系统分别进行了自平衡、冲击干扰和阶跃干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操控性,证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52-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建模与运动平衡控制

    阮晓钢;马圣策;

    为了设计新型、环保、便捷的智能代步工具,搭建了一款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物理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人车一体的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设计了独轮车系统的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PD)平衡控制器,并对独轮车系统分别进行了自平衡、冲击干扰和阶跃干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操控性,证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4年07期 v.9 852-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