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岑可法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刘炯天院士。实验室围绕燃煤CO2的分离提纯以及CO2在地质环境储存的重大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开展CO2捕集材料、CO2-ECBM理论与技术、CO2封存环境模拟与评价及CO2处置环境监测等方而的研兄现拥有面积近3000平米研只场所.配备有ISO GCMS
2014年03期 v.9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岑可法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刘炯天院士。实验室围绕燃煤CO2的分离提纯以及CO2在地质环境储存的重大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开展CO2捕集材料、CO2-ECBM理论与技术、CO2封存环境模拟与评价及CO2处置环境监测等方而的研兄现拥有面积近3000平米研只场所.配备有ISO GCMS
2014年03期 v.9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铭;杨科;黄兴溢;江平开;
嵌段共聚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与性能成为了材料学、高分子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技术,主要有阴离子聚合法、氮氧调节自由基聚合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以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概述了嵌段共聚物作为模板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控制方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14年03期 v.9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朱铭;杨科;黄兴溢;江平开;
嵌段共聚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与性能成为了材料学、高分子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技术,主要有阴离子聚合法、氮氧调节自由基聚合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以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概述了嵌段共聚物作为模板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控制方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14年03期 v.9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丰炳梅;王慧鑫;孙雪;方海涛;
以空气中稳定的乙酰丙酮钛为钛源,乙二醇为反应介质,采用多元醇工艺制备了聚羟基乙酸钛前驱体微米棒,然后将前驱体热解或水解得到介孔TiO2。500℃热解得到的TiO2由于颗粒烧结,比表面积仅有16m2/g,孔隙率为0.05cm3/g;沸水中水解得到的TiO2比表面积与孔隙率与热解得到的TiO2相比大大提高,分别为240m2/g和0.30cm3/g。最后对锐钛矿介孔TiO2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解制备的TiO2由于丰富的介孔结构以及大的比表面积,锂离子扩散路径短,电荷转移极化小,因此倍率性能高于热解制备的TiO2。
2014年03期 v.9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丰炳梅;王慧鑫;孙雪;方海涛;
以空气中稳定的乙酰丙酮钛为钛源,乙二醇为反应介质,采用多元醇工艺制备了聚羟基乙酸钛前驱体微米棒,然后将前驱体热解或水解得到介孔TiO2。500℃热解得到的TiO2由于颗粒烧结,比表面积仅有16m2/g,孔隙率为0.05cm3/g;沸水中水解得到的TiO2比表面积与孔隙率与热解得到的TiO2相比大大提高,分别为240m2/g和0.30cm3/g。最后对锐钛矿介孔TiO2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解制备的TiO2由于丰富的介孔结构以及大的比表面积,锂离子扩散路径短,电荷转移极化小,因此倍率性能高于热解制备的TiO2。
2014年03期 v.9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诚;李继山;
将单壁碳纳米管仅通过气相氧化和超声裂解两步制备出了石墨烯纳米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Raman)对制备出的石墨烯纳米带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纳米带宽度狭窄、边缘光滑,并且相比于刚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大约为2nm的厚度也说明了石墨烯纳米带的双层结构。在气相氧化和超声裂解的过程中,拉曼光谱中D峰与G峰的比值始终保持在0.15左右,表明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并没有引入新的缺陷。此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出的纳米带具有结晶度高、宽度狭窄、边缘光滑等优点。
2014年03期 v.9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诚;李继山;
将单壁碳纳米管仅通过气相氧化和超声裂解两步制备出了石墨烯纳米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Raman)对制备出的石墨烯纳米带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纳米带宽度狭窄、边缘光滑,并且相比于刚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大约为2nm的厚度也说明了石墨烯纳米带的双层结构。在气相氧化和超声裂解的过程中,拉曼光谱中D峰与G峰的比值始终保持在0.15左右,表明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并没有引入新的缺陷。此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出的纳米带具有结晶度高、宽度狭窄、边缘光滑等优点。
2014年03期 v.9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贝贝;赵孔银;冯灵智;崔文葵;魏俊富;
以PP纤维为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海藻酸钠的存在下,采用紫外辐射引发,制备了PP纤维接枝BSA印迹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水凝胶(PP-g-PAM/CA MIP)。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对BSA吸附量和印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5%时,PP接枝的印迹水凝胶对BSA有最大吸附量。
2014年03期 v.9 275-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贝贝;赵孔银;冯灵智;崔文葵;魏俊富;
以PP纤维为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海藻酸钠的存在下,采用紫外辐射引发,制备了PP纤维接枝BSA印迹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水凝胶(PP-g-PAM/CA MIP)。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对BSA吸附量和印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5%时,PP接枝的印迹水凝胶对BSA有最大吸附量。
2014年03期 v.9 275-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饶华商;王玉芬;陈洪燕;匡代彬;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Zn2SnO4大孔材料。SEM显示其孔径为约200nm,壁厚约70nm,且制备成电极后大孔分布均匀,结构保持完整。然后电沉积法制备了CdS/CdSe共敏化大孔Zn2SnO4电极,EDS mapping显示CdS/CdSe在整个截面分布均匀。以多硫电对为电解液,Pt负载FTO为对电极,组装太阳电池,改变不同CdS沉积电流后,得到最高效率为1.91%。
2014年03期 v.9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饶华商;王玉芬;陈洪燕;匡代彬;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Zn2SnO4大孔材料。SEM显示其孔径为约200nm,壁厚约70nm,且制备成电极后大孔分布均匀,结构保持完整。然后电沉积法制备了CdS/CdSe共敏化大孔Zn2SnO4电极,EDS mapping显示CdS/CdSe在整个截面分布均匀。以多硫电对为电解液,Pt负载FTO为对电极,组装太阳电池,改变不同CdS沉积电流后,得到最高效率为1.91%。
2014年03期 v.9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巍;王海东;汤育才;黄兴;
以钠基改性膨润土和酞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钛柱撑膨润土(Ti-PILC)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源、Ti-PILC加入量、Cr(Ⅵ)初始质量浓度和初始pH值对Ti-PILC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Ti-PILC对Cr(Ⅵ)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其中焙烧样品的催化活性最高;综合最优的实验条件是ρTi-PILC=15g/L,ρCr(Ⅵ)=10mg/L,溶液体系pH为3.4。研究了Cr(Ⅵ)光降解还原过程的反应机理。
2014年03期 v.9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巍;王海东;汤育才;黄兴;
以钠基改性膨润土和酞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钛柱撑膨润土(Ti-PILC)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源、Ti-PILC加入量、Cr(Ⅵ)初始质量浓度和初始pH值对Ti-PILC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Ti-PILC对Cr(Ⅵ)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其中焙烧样品的催化活性最高;综合最优的实验条件是ρTi-PILC=15g/L,ρCr(Ⅵ)=10mg/L,溶液体系pH为3.4。研究了Cr(Ⅵ)光降解还原过程的反应机理。
2014年03期 v.9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桂武;陈玲;张相召;张刚;史忠旗;景瑞峰;乔冠军;
以2130酚醛树脂为碳质前驱体,乙二醇为溶剂,苯磺酰氯为催化剂,纳米单质Fe粒子为掺杂剂,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掺Fe多孔炭单体,主要分析了Fe对前驱体溶液和多孔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粒子使前驱体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开始凝胶的时间增长,不同酚醛树脂含量下纳米Fe掺杂多孔炭的微结构及性能具有明显差异。Fe主要化合态存在于FeS和C48H44Fe14.01N15O35.68中。
2014年03期 v.9 288-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桂武;陈玲;张相召;张刚;史忠旗;景瑞峰;乔冠军;
以2130酚醛树脂为碳质前驱体,乙二醇为溶剂,苯磺酰氯为催化剂,纳米单质Fe粒子为掺杂剂,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掺Fe多孔炭单体,主要分析了Fe对前驱体溶液和多孔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粒子使前驱体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开始凝胶的时间增长,不同酚醛树脂含量下纳米Fe掺杂多孔炭的微结构及性能具有明显差异。Fe主要化合态存在于FeS和C48H44Fe14.01N15O35.68中。
2014年03期 v.9 288-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超伦;刘林;王付鑫;刘志强;赵文霞;童叶翔;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法,选择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在Ti基体上制备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纳米银。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银纳米枝状体为单晶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系。运用扫描电镜对枝晶的形貌特征进行观察分析,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对枝晶的晶格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枝晶表面由{111}晶面组成,主干和分支互成60°分别沿<110>方向生长,枝晶的{111}晶面形成多次孪晶结构。树枝状晶体形态的产生符合分形生长机理。
2014年03期 v.9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超伦;刘林;王付鑫;刘志强;赵文霞;童叶翔;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法,选择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在Ti基体上制备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纳米银。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银纳米枝状体为单晶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系。运用扫描电镜对枝晶的形貌特征进行观察分析,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对枝晶的晶格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枝晶表面由{111}晶面组成,主干和分支互成60°分别沿<110>方向生长,枝晶的{111}晶面形成多次孪晶结构。树枝状晶体形态的产生符合分形生长机理。
2014年03期 v.9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宇;冯城婷;张艳军;胡盛强;侯小琪;王建秀;
多种miRNA序列的同时检测对癌症的预警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生物素标记的miRNA和靶点miRNA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寡核苷酸探针之间的竞争反应,通过比色法来定量检测三种与胶质瘤相关的miRNA序列,即miR-182、miR-185和miR-381。通过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亲和素标记的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SA-polyHRP)衍生到微孔表面。通过检测HRP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H2O2的显色反应来对三种靶点miRNA序列进行定量。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0fmol/L,有望用于临床上miRNA的定量分析。碱基错配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2014年03期 v.9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宇;冯城婷;张艳军;胡盛强;侯小琪;王建秀;
多种miRNA序列的同时检测对癌症的预警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生物素标记的miRNA和靶点miRNA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寡核苷酸探针之间的竞争反应,通过比色法来定量检测三种与胶质瘤相关的miRNA序列,即miR-182、miR-185和miR-381。通过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亲和素标记的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SA-polyHRP)衍生到微孔表面。通过检测HRP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H2O2的显色反应来对三种靶点miRNA序列进行定量。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0fmol/L,有望用于临床上miRNA的定量分析。碱基错配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2014年03期 v.9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晓萌;刘晶冰;汪浩;
利用水热法合成路线,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出Cu2ZnSnS4(CZTS)/La2Ti2O7纳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进行降解。采用XRD、SEM对其成分及形貌进行表征,通过UV-vis漫反射吸收曲线表征半导体材料光吸收性能及禁带宽度,并研究CZTS/La2Ti2O7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ZTS均匀地分布在La2Ti2O7表面,通过复合有效地减小了La2Ti2O7催化剂的带隙,拓展了光响应范围。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该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2014年03期 v.9 299-30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晓萌;刘晶冰;汪浩;
利用水热法合成路线,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出Cu2ZnSnS4(CZTS)/La2Ti2O7纳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进行降解。采用XRD、SEM对其成分及形貌进行表征,通过UV-vis漫反射吸收曲线表征半导体材料光吸收性能及禁带宽度,并研究CZTS/La2Ti2O7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ZTS均匀地分布在La2Ti2O7表面,通过复合有效地减小了La2Ti2O7催化剂的带隙,拓展了光响应范围。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该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2014年03期 v.9 299-30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雪;管玉东;李菲;迟连利;
N-糖基化是一种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为了建立糖蛋白的N-糖链结构分析方法,以唾液酸糖肽(SGP)为模式分子进行方法优化,再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对象,经变性处理后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将酶解液用多孔石墨化碳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经纯化富集得到N-糖链后,再分别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cription ionization,MALDI)和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两种方式对hCG的N-糖链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质谱分析共鉴定到17种N-糖链,其中二天线的7种,三天线的5种,四天线的5种。在众多糖型中二天线糖链含量最多。MALDIMS主要得到单电荷峰,ESI-MS以带2个电荷的为主。利用MALDI-MS和ESI-MS技术可快速分析蛋白的N-糖链的结构,为进一步寻找肿瘤糖链标志物及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03期 v.9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雪;管玉东;李菲;迟连利;
N-糖基化是一种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为了建立糖蛋白的N-糖链结构分析方法,以唾液酸糖肽(SGP)为模式分子进行方法优化,再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对象,经变性处理后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将酶解液用多孔石墨化碳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经纯化富集得到N-糖链后,再分别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cription ionization,MALDI)和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两种方式对hCG的N-糖链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质谱分析共鉴定到17种N-糖链,其中二天线的7种,三天线的5种,四天线的5种。在众多糖型中二天线糖链含量最多。MALDIMS主要得到单电荷峰,ESI-MS以带2个电荷的为主。利用MALDI-MS和ESI-MS技术可快速分析蛋白的N-糖链的结构,为进一步寻找肿瘤糖链标志物及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03期 v.9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秦绪荣;兰静波;王镇;游劲松;
过渡金属催化的(杂)芳烃与(杂)芳烃之间的氧化C-H/C-H交叉偶联反应已成为构筑联(杂)芳基骨架的重要策略。近年来,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反应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未活化芳烃间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未活化芳烃与杂芳烃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以及杂芳烃与杂芳烃之间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三种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这三类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反应的特点、优势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2014年03期 v.9 30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3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秦绪荣;兰静波;王镇;游劲松;
过渡金属催化的(杂)芳烃与(杂)芳烃之间的氧化C-H/C-H交叉偶联反应已成为构筑联(杂)芳基骨架的重要策略。近年来,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反应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未活化芳烃间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未活化芳烃与杂芳烃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以及杂芳烃与杂芳烃之间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三种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这三类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反应的特点、优势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2014年03期 v.9 30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3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玲;张文明;张华艳;王森;许子昊;李晓苇;
以TiCl4、有机羧酸、NH3·H2O、硫脲、氟化铵、D-山梨醇等为主要实验药品,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7nm的硫和氟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透明光触媒乳液。采用XRD、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粒径、组成、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酸性红3R染料研究透明乳液的光催化活性部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氟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降解酸性红3R染料的最佳条件为硫/氟掺杂质量分数为0.3%,反应体系pH为6,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
2014年03期 v.9 317-320+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玲;张文明;张华艳;王森;许子昊;李晓苇;
以TiCl4、有机羧酸、NH3·H2O、硫脲、氟化铵、D-山梨醇等为主要实验药品,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7nm的硫和氟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透明光触媒乳液。采用XRD、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粒径、组成、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酸性红3R染料研究透明乳液的光催化活性部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氟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降解酸性红3R染料的最佳条件为硫/氟掺杂质量分数为0.3%,反应体系pH为6,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
2014年03期 v.9 317-320+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迎红;杜娜娜;彭宗根;蒋建东;宋丹青;
自主创新的12-N-对甲氧苄基苦参酸(1)是一个全新结构骨架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化合物,主要通过下调宿主肝细胞热休克应急蛋白70(Hsc70)的基因表达而发挥抗HCV活性。本研究以化合物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与评价一系列新苦参酸衍生物的抗HCV活性,进一步完善此类化合物的抗HCV构效关系,同时通过安全性与药代动力学等初步成药性评价,获得具有较高成药性的抗HCV化合物,为将此类化合物发展成一类新型抗HCV药物奠定基础。共设计合成了15个全新结构的苦参酸衍生物,采用qRT-PCR方法测定它们对HCV感染复制的抑制作用,通过药代动力学和急毒试验评价了代表性化合物12-N-间硝基苄基苦参酸(5b)的成药性特征。12-N上的苄基片段为活性必需基团。化合物5b具有较好的抗HCV活性,选择性指数(SI)高于38。另外5b还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LD50>1 000mg/kg)。化合物5b表现出较高的成药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4年03期 v.9 32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迎红;杜娜娜;彭宗根;蒋建东;宋丹青;
自主创新的12-N-对甲氧苄基苦参酸(1)是一个全新结构骨架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化合物,主要通过下调宿主肝细胞热休克应急蛋白70(Hsc70)的基因表达而发挥抗HCV活性。本研究以化合物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与评价一系列新苦参酸衍生物的抗HCV活性,进一步完善此类化合物的抗HCV构效关系,同时通过安全性与药代动力学等初步成药性评价,获得具有较高成药性的抗HCV化合物,为将此类化合物发展成一类新型抗HCV药物奠定基础。共设计合成了15个全新结构的苦参酸衍生物,采用qRT-PCR方法测定它们对HCV感染复制的抑制作用,通过药代动力学和急毒试验评价了代表性化合物12-N-间硝基苄基苦参酸(5b)的成药性特征。12-N上的苄基片段为活性必需基团。化合物5b具有较好的抗HCV活性,选择性指数(SI)高于38。另外5b还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LD50>1 000mg/kg)。化合物5b表现出较高的成药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4年03期 v.9 32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丹;于文生;董相廷;王进贤;刘桂霞;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经过氧化焙烧得到Y2O3:Er3+纳米纤维,再通过双坩埚氟化法制得YF3:Er3+纳米纤维。通过XRD、SEM、EDS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YF3:Er3+纳米纤维是纯正交相,带有空间群Pnma。YF3:Er3+纳米纤维的直径大约为(89±11)nm且分布均匀。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显示,在980nm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在526、543和653nm处发射出强的绿光和弱的红光,它们分别归属于Er3+的2 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l5/2能级跃迁;在532nm可见光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能够在1.52μm处产生近红外发射。随着Er3+浓度的增加,YF3:Er3+纳米纤维发光强度逐渐增大。由色坐标(CIE)图可知,YF3:Er3+纳米纤维所发射的颜色位于色坐标的绿光区。此外,还提出了YF3:Er3+纳米纤维可能的形成机理。
2014年03期 v.9 32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丹;于文生;董相廷;王进贤;刘桂霞;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经过氧化焙烧得到Y2O3:Er3+纳米纤维,再通过双坩埚氟化法制得YF3:Er3+纳米纤维。通过XRD、SEM、EDS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YF3:Er3+纳米纤维是纯正交相,带有空间群Pnma。YF3:Er3+纳米纤维的直径大约为(89±11)nm且分布均匀。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显示,在980nm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在526、543和653nm处发射出强的绿光和弱的红光,它们分别归属于Er3+的2 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l5/2能级跃迁;在532nm可见光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能够在1.52μm处产生近红外发射。随着Er3+浓度的增加,YF3:Er3+纳米纤维发光强度逐渐增大。由色坐标(CIE)图可知,YF3:Er3+纳米纤维所发射的颜色位于色坐标的绿光区。此外,还提出了YF3:Er3+纳米纤维可能的形成机理。
2014年03期 v.9 32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琴华;刘权;何留民;薛巍;
采用高压静电液滴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AGS)。首先通过改进高压装置中电场环境,形成均匀电场,制备单分散AGS;在此基础上,以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为药物模型,系统地研究载药微球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溶胀比以及载药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中加入直径为17cm的圆形铁环,可有效减少子液滴的形成,制得粒径为(219±6)μm的单分散AGS;另外,海藻酸钠包载不同的药物将形成不同的AGS内部结构,进而影响AGS强度及载药释药性能。释放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制备方法并未对被包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产生影响,为AGS在蛋白类药物缓控释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4年03期 v.9 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左琴华;刘权;何留民;薛巍;
采用高压静电液滴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AGS)。首先通过改进高压装置中电场环境,形成均匀电场,制备单分散AGS;在此基础上,以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为药物模型,系统地研究载药微球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溶胀比以及载药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中加入直径为17cm的圆形铁环,可有效减少子液滴的形成,制得粒径为(219±6)μm的单分散AGS;另外,海藻酸钠包载不同的药物将形成不同的AGS内部结构,进而影响AGS强度及载药释药性能。释放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制备方法并未对被包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产生影响,为AGS在蛋白类药物缓控释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4年03期 v.9 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卢燕凤;曾巧玲;李涛;林冠烽;吕建华;郑德勇;黄彪;
以杉木屑为原料,在磷酸法颗粒活性炭捏合成型过程中,添加不同催化剂,选择不同的浸渍量,制备中微孔均较发达的木质颗粒活性炭。探讨工艺条件对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而且提高催化剂的量,有利于颗粒活性炭中孔和大孔的发展。因此选择不同的催化剂量,可以灵活调整活性炭微孔、中孔和大孔的比例,实现活性炭孔隙的调变;另一方面添加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温度实现节能减排。
2014年03期 v.9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燕凤;曾巧玲;李涛;林冠烽;吕建华;郑德勇;黄彪;
以杉木屑为原料,在磷酸法颗粒活性炭捏合成型过程中,添加不同催化剂,选择不同的浸渍量,制备中微孔均较发达的木质颗粒活性炭。探讨工艺条件对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而且提高催化剂的量,有利于颗粒活性炭中孔和大孔的发展。因此选择不同的催化剂量,可以灵活调整活性炭微孔、中孔和大孔的比例,实现活性炭孔隙的调变;另一方面添加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温度实现节能减排。
2014年03期 v.9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白立俊;王许云;何海波;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La0.7Sr0.3CoO3/PANI复合材料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阴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PANI)含量的差异导致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区别,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含PANI质量分数为6%的La0.7Sr0.3CoO3/PANI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将所制备催化剂应用于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结果显示,PANI质量分数为6%的La0.7Sr0.3CoO3/PANI对应MFC的最大功率密度258.91mW/m2,相应开路电压达642.7mV。这表明La0.7Sr0.3CoO3/PANI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为需求有效MFC阴极催化剂材料提供了新途径。
2014年03期 v.9 3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立俊;王许云;何海波;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La0.7Sr0.3CoO3/PANI复合材料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阴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PANI)含量的差异导致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区别,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含PANI质量分数为6%的La0.7Sr0.3CoO3/PANI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将所制备催化剂应用于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结果显示,PANI质量分数为6%的La0.7Sr0.3CoO3/PANI对应MFC的最大功率密度258.91mW/m2,相应开路电压达642.7mV。这表明La0.7Sr0.3CoO3/PANI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为需求有效MFC阴极催化剂材料提供了新途径。
2014年03期 v.9 3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新;张文博;齐园园;韩鹏举;
硫酸钠作为腐蚀性场地的一种常见物质,对水泥加固土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不同含量的硫酸钠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硫酸钠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含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并在质量分数为9g/kg时达到最大值。掺入的硫酸钠与水泥土反应生成具有膨胀性的钙矾石晶体,填充水泥土中的孔隙,提高其强度,当硫酸钠过量时,由于钙矾石产生的膨胀力大于水泥土的胶结力,又会降低水泥土的强度。
2014年03期 v.9 3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刘新;张文博;齐园园;韩鹏举;
硫酸钠作为腐蚀性场地的一种常见物质,对水泥加固土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不同含量的硫酸钠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硫酸钠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含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并在质量分数为9g/kg时达到最大值。掺入的硫酸钠与水泥土反应生成具有膨胀性的钙矾石晶体,填充水泥土中的孔隙,提高其强度,当硫酸钠过量时,由于钙矾石产生的膨胀力大于水泥土的胶结力,又会降低水泥土的强度。
2014年03期 v.9 3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袁喜振;李绍英;赵留成;康金星;孙春宝;李根壮;张炜;
针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碘化法和石硫合剂(lime sulfur synthetic solution,LSSS)法的选择性浸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碘单质质量浓度为8g/L,浸出时间为2h的条件下,碘化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8.1%,而且铜的浸出率不足1%。在石硫合剂质量分数为25%,浸出时间为6h的条件下,LSSS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73.5%。对比碘化浸出和石硫合剂浸出效果可知,碘化法对该含铜难处理金矿不仅浸出速度快、浸出率高而且铜几乎不被浸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浸金作用。
2014年03期 v.9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袁喜振;李绍英;赵留成;康金星;孙春宝;李根壮;张炜;
针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碘化法和石硫合剂(lime sulfur synthetic solution,LSSS)法的选择性浸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碘单质质量浓度为8g/L,浸出时间为2h的条件下,碘化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8.1%,而且铜的浸出率不足1%。在石硫合剂质量分数为25%,浸出时间为6h的条件下,LSSS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73.5%。对比碘化浸出和石硫合剂浸出效果可知,碘化法对该含铜难处理金矿不仅浸出速度快、浸出率高而且铜几乎不被浸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浸金作用。
2014年03期 v.9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佳;杨竹慧;李坚;
介绍了生物法特别是生物滴滤法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研究进展,以及疏水性VOCs的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有机物生物降解,以及化学表面活性剂在VOCs生物降解中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生物滴滤法降解疏水性VOCs的可行性及应用潜力,并对今后开展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疏水性VOCs的处理效率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4年03期 v.9 35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佳;杨竹慧;李坚;
介绍了生物法特别是生物滴滤法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研究进展,以及疏水性VOCs的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有机物生物降解,以及化学表面活性剂在VOCs生物降解中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生物滴滤法降解疏水性VOCs的可行性及应用潜力,并对今后开展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疏水性VOCs的处理效率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4年03期 v.9 35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琛;邵建峰;
我国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工艺生产双氧水。本文通过事故树法深入分析蒽醌法生产工艺爆燃事故的成因,基于4M1E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类,并给出解决对策,形成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爆燃事故防控体系。系统可靠度分析结果显示该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的可靠性。
2014年03期 v.9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琛;邵建峰;
我国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工艺生产双氧水。本文通过事故树法深入分析蒽醌法生产工艺爆燃事故的成因,基于4M1E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类,并给出解决对策,形成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爆燃事故防控体系。系统可靠度分析结果显示该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的可靠性。
2014年03期 v.9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军;王晓乔;张彦;
天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降解作用对于DOM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模拟紫外光照射条件和微生物降解条件,研究了这两种降解过程中DOM性状变化及对重金属Cu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Cu的存在会促进紫外光对DOM的降解,而且自由态Cu的含量快速降低,然后又出现上升趋势;而在微生物降解条件下Cu会抑制DOM的降解,而自由态Cu的含量一直呈现为缓慢的降低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紫外光照条件下,Cu离子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而避光条件下,Cu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2014年03期 v.9 363-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军;王晓乔;张彦;
天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降解作用对于DOM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模拟紫外光照射条件和微生物降解条件,研究了这两种降解过程中DOM性状变化及对重金属Cu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Cu的存在会促进紫外光对DOM的降解,而且自由态Cu的含量快速降低,然后又出现上升趋势;而在微生物降解条件下Cu会抑制DOM的降解,而自由态Cu的含量一直呈现为缓慢的降低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紫外光照条件下,Cu离子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而避光条件下,Cu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2014年03期 v.9 363-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红雪;何少剑;林俊;
以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制备相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采用等体积的水/醇混合溶剂通过溶液成膜的方法制备SPEEK质子交换膜,采用交流阻抗法、扩散池法评价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和阻醇性能,探讨溶液成膜温度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水/醇混合物为溶剂的质子交换膜,随着成膜温度的提高,膜的吸水率、溶胀率、质子电导率和甲醇渗透率均降低。
2014年03期 v.9 36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红雪;何少剑;林俊;
以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制备相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采用等体积的水/醇混合溶剂通过溶液成膜的方法制备SPEEK质子交换膜,采用交流阻抗法、扩散池法评价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和阻醇性能,探讨溶液成膜温度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水/醇混合物为溶剂的质子交换膜,随着成膜温度的提高,膜的吸水率、溶胀率、质子电导率和甲醇渗透率均降低。
2014年03期 v.9 36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勇攀;高分飞;石刚刚;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为本研究室改造合成的新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F2作为L-型钙通道拮抗剂,能剂量依赖地拮抗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大鼠心脏损伤。研究F2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大鼠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作用并探讨其保护机制。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灌流SD大鼠心脏,标准酶解法消化分离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正常台式液灌流5min,立即灌流充90%N2-10%CO2的缺氧液,建立体外心肌细胞H/R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照、模型以及不同浓度F2(0.1、1、10μmol/L)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观察H/R状态F2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主要是抑制外向电流;H/R引起钠钙交换体电流增大,尤其是外向电流的增大。F2呈浓度依赖地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钠钙交换体电流I-V曲线上移。以上表明:F2能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尤其是外向电流,防止H/R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
2014年03期 v.9 37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勇攀;高分飞;石刚刚;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为本研究室改造合成的新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F2作为L-型钙通道拮抗剂,能剂量依赖地拮抗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大鼠心脏损伤。研究F2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大鼠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作用并探讨其保护机制。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灌流SD大鼠心脏,标准酶解法消化分离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正常台式液灌流5min,立即灌流充90%N2-10%CO2的缺氧液,建立体外心肌细胞H/R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照、模型以及不同浓度F2(0.1、1、10μmol/L)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观察H/R状态F2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主要是抑制外向电流;H/R引起钠钙交换体电流增大,尤其是外向电流的增大。F2呈浓度依赖地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钠钙交换体电流I-V曲线上移。以上表明:F2能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尤其是外向电流,防止H/R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
2014年03期 v.9 37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京交通大学一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冤生联合培养基地"成立于2009年8月,旨在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加强博士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人才队仁:建设同时.通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着重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科技前瞻方面的问题.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4年03期 v.9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京交通大学一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冤生联合培养基地"成立于2009年8月,旨在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加强博士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人才队仁:建设同时.通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着重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科技前瞻方面的问题.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4年03期 v.9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