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180,统一刊号:CN11-
2008年10期 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180,统一刊号:CN11-
2008年10期 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午;程琳;
将可靠性引入到救援设施影响范围的评价中,运用GIS技术对路网数据进行建模,并以.NET+ArcEngine开发环境为例介绍如何对模型进行网络分析,找出最短路径,计算求援点相对于救援设施点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不规则三角网,采用内插的方法对基于可靠度的影响范围分级渲染;最后将上述成果与以时间为标准分级渲染的范围进行叠置与分析。这样即得出在规定时间内最可靠的影响范围,用该结果对救援设施的影响范围评价。由于考虑了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满足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评价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并能够为管理者对救援设施的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2008年10期 703-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午;程琳;
将可靠性引入到救援设施影响范围的评价中,运用GIS技术对路网数据进行建模,并以.NET+ArcEngine开发环境为例介绍如何对模型进行网络分析,找出最短路径,计算求援点相对于救援设施点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不规则三角网,采用内插的方法对基于可靠度的影响范围分级渲染;最后将上述成果与以时间为标准分级渲染的范围进行叠置与分析。这样即得出在规定时间内最可靠的影响范围,用该结果对救援设施的影响范围评价。由于考虑了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满足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评价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并能够为管理者对救援设施的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2008年10期 703-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凤;王殿海;别一鸣;
为说明流量预测算法对交通控制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交通控制对预测算法的精度要求,根据青岛市江西路实地流量数据,分析线性预测算法的预测精度,研究预测精度对交叉口流量比、周期的影响,进一步获得预测精度对交叉口平均延误和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过程发现数据前期的平滑处理可提高流量预测精度,从而减少预测数据对配时参数以及控制效果的干扰。通过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显示线性流量预测算法预测误差大约为10%,这对周期造成2%左右的误差,使绿灯时间误差在2s以内,而对延误及通行能力的误差干扰都在5%以内。说明线性预测算法在实际信号配时方案中具有可行性,从而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运行效率。
2008年10期 709-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凤;王殿海;别一鸣;
为说明流量预测算法对交通控制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交通控制对预测算法的精度要求,根据青岛市江西路实地流量数据,分析线性预测算法的预测精度,研究预测精度对交叉口流量比、周期的影响,进一步获得预测精度对交叉口平均延误和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过程发现数据前期的平滑处理可提高流量预测精度,从而减少预测数据对配时参数以及控制效果的干扰。通过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显示线性流量预测算法预测误差大约为10%,这对周期造成2%左右的误差,使绿灯时间误差在2s以内,而对延误及通行能力的误差干扰都在5%以内。说明线性预测算法在实际信号配时方案中具有可行性,从而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运行效率。
2008年10期 709-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能超;严新平;刘正林;
交通事故发生时路段因通行能力下降会产生拥堵,在事故路段上游合理布置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VMS)能有效疏导车流。研究了道路网络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分析了VMS在路网诱导中的转移率模型和VMS对于减少拥堵效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路网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通过VMS信息发布点的优化减少出行时间;提出应用离散离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在虚拟路网中的数值实验表明,模型能有效减少总的出行时间,但是随着VMS数量的增加,出行时间的减少不明显。
2008年10期 716-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吕能超;严新平;刘正林;
交通事故发生时路段因通行能力下降会产生拥堵,在事故路段上游合理布置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VMS)能有效疏导车流。研究了道路网络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分析了VMS在路网诱导中的转移率模型和VMS对于减少拥堵效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路网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通过VMS信息发布点的优化减少出行时间;提出应用离散离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在虚拟路网中的数值实验表明,模型能有效减少总的出行时间,但是随着VMS数量的增加,出行时间的减少不明显。
2008年10期 716-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天国;符卓;
联合运输是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的一种理想运输模式。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联合运输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而联合运输的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又是联合运输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将综合运输的运输路径优化问题转化成为一个最短路径问题,以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选择最优路径的模型,并应用交叉、变异概率的自适应机制等实现技术设计了一个遗传算法作为求解算法对实例问题进行了求解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8年10期 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肖天国;符卓;
联合运输是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的一种理想运输模式。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联合运输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而联合运输的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又是联合运输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将综合运输的运输路径优化问题转化成为一个最短路径问题,以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选择最优路径的模型,并应用交叉、变异概率的自适应机制等实现技术设计了一个遗传算法作为求解算法对实例问题进行了求解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8年10期 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屈云超;徐猛;
四阶段法为经典的交通出行预测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传统四阶段法将各个阶段独立建模求解,由于其没有考虑各阶段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得到的数据缺乏一致性。在传统四阶段法中引入反馈可以将不同阶段紧密结合,保持各阶段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可以避免组合模型的复杂建模与求解。介绍了反馈四阶段法的计算过程,并将其运用到不同规模网络进行求解,着重研究权重系数、交通分布参数、出行总量对计算效率和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为反馈四阶段法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
2008年10期 725-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屈云超;徐猛;
四阶段法为经典的交通出行预测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传统四阶段法将各个阶段独立建模求解,由于其没有考虑各阶段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得到的数据缺乏一致性。在传统四阶段法中引入反馈可以将不同阶段紧密结合,保持各阶段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可以避免组合模型的复杂建模与求解。介绍了反馈四阶段法的计算过程,并将其运用到不同规模网络进行求解,着重研究权重系数、交通分布参数、出行总量对计算效率和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为反馈四阶段法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
2008年10期 725-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尚漾波;叶霞飞;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占地规模较大的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段规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国内与国外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体制、库内存车、车辆段资源共享与政策、人为因素等方面的诸多经验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到了改进检修体制、利用既有设施将车辆存放分散化、积极进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与社会专业部门的资源共享以及控制和约束不合理的占地行为等关于控制车辆段规模的有益启示。
2008年10期 73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尚漾波;叶霞飞;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占地规模较大的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段规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国内与国外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体制、库内存车、车辆段资源共享与政策、人为因素等方面的诸多经验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到了改进检修体制、利用既有设施将车辆存放分散化、积极进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与社会专业部门的资源共享以及控制和约束不合理的占地行为等关于控制车辆段规模的有益启示。
2008年10期 73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倪春生;鲁统利;张建武;
为了解决理想无损传输线理论在分析高速信号长距离输送时的不适用性的问题,将信号衰减因子引入高速长输信号的反射和串扰分析。围绕由不确定环境骚扰、反射和串扰噪声所引出的高频数字信号的完整性问题,通过对将自底向顶和深度优先相结合的最优小波包基搜索策略的探讨,采用数字仿真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最优小波包基改善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小波包基方法消噪效果优于小波方法或普通小波包方法,可提高高频数字信号的边沿质量,有利于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改善。
2008年10期 737-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倪春生;鲁统利;张建武;
为了解决理想无损传输线理论在分析高速信号长距离输送时的不适用性的问题,将信号衰减因子引入高速长输信号的反射和串扰分析。围绕由不确定环境骚扰、反射和串扰噪声所引出的高频数字信号的完整性问题,通过对将自底向顶和深度优先相结合的最优小波包基搜索策略的探讨,采用数字仿真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最优小波包基改善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小波包基方法消噪效果优于小波方法或普通小波包方法,可提高高频数字信号的边沿质量,有利于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改善。
2008年10期 737-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长江;沈金星;
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分析高速公路收费站海量统计资料提供了便利,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内容及其分类的简单介绍,运用关联规则并使用数据挖掘软件Weka对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无锡收费站的部分统计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借助Apriori算法对影响收费站收费效率的收费时段、车辆进站速度、车辆收费平均时耗、收费车辆数、收费车型、收费费用、收费站进口道长度、天气等因素进行关联性挖掘,认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数据关联性较大的是收费时间、进站车速、收费车辆数、收费站规模等因素,对于解决收费排队过长、排队车辆控制、收费费率调整、收费站进出口道数量的设置、收费站规模设置等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年10期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长江;沈金星;
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分析高速公路收费站海量统计资料提供了便利,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内容及其分类的简单介绍,运用关联规则并使用数据挖掘软件Weka对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无锡收费站的部分统计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借助Apriori算法对影响收费站收费效率的收费时段、车辆进站速度、车辆收费平均时耗、收费车辆数、收费车型、收费费用、收费站进口道长度、天气等因素进行关联性挖掘,认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数据关联性较大的是收费时间、进站车速、收费车辆数、收费站规模等因素,对于解决收费排队过长、排队车辆控制、收费费率调整、收费站进出口道数量的设置、收费站规模设置等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年10期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喜文;赵胜川;
道路拥挤收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新加坡实施后,目前已在世界上10余个大城市成功运营。与此同时,道路拥挤收费的理论、目标、技术和财务等方面也处在不断的深化和调整的过程当中。鉴于目前中国大城市交通状况的日益严峻,有必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道路拥挤收费做出全面概述,从中提取适合不同城市实施道路拥挤收费的共同特征和经验教训,为中国实施道路拥挤收费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的参考。
2008年10期 746-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王喜文;赵胜川;
道路拥挤收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新加坡实施后,目前已在世界上10余个大城市成功运营。与此同时,道路拥挤收费的理论、目标、技术和财务等方面也处在不断的深化和调整的过程当中。鉴于目前中国大城市交通状况的日益严峻,有必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道路拥挤收费做出全面概述,从中提取适合不同城市实施道路拥挤收费的共同特征和经验教训,为中国实施道路拥挤收费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的参考。
2008年10期 746-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董泽蛟;谭忆秋;胡斌;田庚亮;
传统的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稳定性上,而对水作用下沥青材料的长期性能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了水、温、荷载综合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室内试验设计;而后采用该方法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应的试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实际沥青路面的水、温、荷载作用状况;水、温的动态作用使得沥青材料的使用寿命发生明显衰减;重载条件下,水-荷载的耦合作用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衰减作用更加明显。
2008年10期 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泽蛟;谭忆秋;胡斌;田庚亮;
传统的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稳定性上,而对水作用下沥青材料的长期性能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了水、温、荷载综合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室内试验设计;而后采用该方法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应的试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实际沥青路面的水、温、荷载作用状况;水、温的动态作用使得沥青材料的使用寿命发生明显衰减;重载条件下,水-荷载的耦合作用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衰减作用更加明显。
2008年10期 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彭其渊;徐进;陈泳汐;
在道路地形采样数据稀疏的情况下,为获得高精度的道路数字模型,须使用插值逼近的方法来重构道路几何形状。以Multi-Quadric(MQ)为代表的径向插值函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曲面重构方法,MQ在处理高速和一级公路时工作得很好,但碰到线形组合复杂的二、三、四公路时会发生数据严重发散的现象。研究发现,复杂线形值域与自变量域的非单射性是造成MQ处理失败的原因;此外,值域如果对自变量域的变化过于敏感,会引发系数矩阵病态,增加计算的不稳定性。为此,提出了对调值域和自变量域,以及把复杂线形分解成"曲线单元"的办法,每个单元除直线段外至多包含一个基本型曲线,保证了每个"曲线单元"的单射性;此外,对调值域和自变量域还能解决值域对自变量域变化敏感所引起的数值发散问题,对调后敏感度由原来的k变为1/k,有效的消除了计算不稳定性。
2008年10期 756-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其渊;徐进;陈泳汐;
在道路地形采样数据稀疏的情况下,为获得高精度的道路数字模型,须使用插值逼近的方法来重构道路几何形状。以Multi-Quadric(MQ)为代表的径向插值函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曲面重构方法,MQ在处理高速和一级公路时工作得很好,但碰到线形组合复杂的二、三、四公路时会发生数据严重发散的现象。研究发现,复杂线形值域与自变量域的非单射性是造成MQ处理失败的原因;此外,值域如果对自变量域的变化过于敏感,会引发系数矩阵病态,增加计算的不稳定性。为此,提出了对调值域和自变量域,以及把复杂线形分解成"曲线单元"的办法,每个单元除直线段外至多包含一个基本型曲线,保证了每个"曲线单元"的单射性;此外,对调值域和自变量域还能解决值域对自变量域变化敏感所引起的数值发散问题,对调后敏感度由原来的k变为1/k,有效的消除了计算不稳定性。
2008年10期 756-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阳;解玉真;靳志宏;
趸船调度作为中转物流平台作业的核心,是制约中流作业服务效率和单箱作业成本的主要瓶颈之一。依据中流作业的流程,考虑趸船堆存容量、被服务船舶的作业结束时间要求及船舶服务的优先级别3个主要实际因素,构建了以所有被服务船舶在锚地的加权总时间最短和单箱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双目标规划模型。针对该问题解的特征设计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2008年10期 761-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阳;解玉真;靳志宏;
趸船调度作为中转物流平台作业的核心,是制约中流作业服务效率和单箱作业成本的主要瓶颈之一。依据中流作业的流程,考虑趸船堆存容量、被服务船舶的作业结束时间要求及船舶服务的优先级别3个主要实际因素,构建了以所有被服务船舶在锚地的加权总时间最短和单箱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双目标规划模型。针对该问题解的特征设计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2008年10期 761-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克龙;姚卫星;
利用低自由度协同优化方法对轻型飞机机翼进行了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气动和结构两个子系统实现了并行,其中气动分析采用CFD软件Fluent,结构分析优化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基于Catia、Gambit和Fluent等通用软件的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提出了利用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模型拟合机翼上的升力分布以实现不同子系统并行和气动力的传递。以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和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气动载荷分布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高精度气动分析的气动分析代理模型的建立方法。机翼优化结果表明LDFCO/V1方法可以成功地利用高精度模型实现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
2008年10期 767-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克龙;姚卫星;
利用低自由度协同优化方法对轻型飞机机翼进行了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气动和结构两个子系统实现了并行,其中气动分析采用CFD软件Fluent,结构分析优化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基于Catia、Gambit和Fluent等通用软件的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提出了利用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模型拟合机翼上的升力分布以实现不同子系统并行和气动力的传递。以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和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气动载荷分布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高精度气动分析的气动分析代理模型的建立方法。机翼优化结果表明LDFCO/V1方法可以成功地利用高精度模型实现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
2008年10期 767-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东华;
针对综合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海船船员适任性定量研究的现状分析为基础,运用粗隶属函数,结合作者选取的海船船员自身条件适任指标体系,对海船船员适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海船船员自身条件因素来说,海事发生的概率与海船船员年龄的大小、教育背景的高低和任职资历的长短都成反比。就职务而言,船长对海事发生的概率最大。就值班时间而言,海船船员在0000–0004时间段发生海事的概率最大。
2008年10期 77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东华;
针对综合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海船船员适任性定量研究的现状分析为基础,运用粗隶属函数,结合作者选取的海船船员自身条件适任指标体系,对海船船员适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海船船员自身条件因素来说,海事发生的概率与海船船员年龄的大小、教育背景的高低和任职资历的长短都成反比。就职务而言,船长对海事发生的概率最大。就值班时间而言,海船船员在0000–0004时间段发生海事的概率最大。
2008年10期 77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敏;安效民;曾宪昂;陈士橹;
流体动力系统是一个高阶的非线性复杂系统,这严重限制了优化和控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模型降阶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将特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平衡截断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平衡特征正交分解方法(Balanced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BPOD),并应用到气动伺服弹性模型降阶中。该方法将由POD快照得到系统可控和可观Gramian矩阵的近似表达,通过该近似得到平衡降阶模型。以一个二维翼段的气动弹性系统为例,首先将流体控制方程线化;然后利用BPOD方法得到非定常气动力的降阶模型以及降阶的气动弹性系统;最后,对降阶系统设计主动控制律,通过控制面偏转来抑制翼型颤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BPOD降阶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高阶非线性的流体动力系统并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气动弹性主动控制中。
2008年10期 78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敏;安效民;曾宪昂;陈士橹;
流体动力系统是一个高阶的非线性复杂系统,这严重限制了优化和控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模型降阶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将特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平衡截断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平衡特征正交分解方法(Balanced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BPOD),并应用到气动伺服弹性模型降阶中。该方法将由POD快照得到系统可控和可观Gramian矩阵的近似表达,通过该近似得到平衡降阶模型。以一个二维翼段的气动弹性系统为例,首先将流体控制方程线化;然后利用BPOD方法得到非定常气动力的降阶模型以及降阶的气动弹性系统;最后,对降阶系统设计主动控制律,通过控制面偏转来抑制翼型颤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BPOD降阶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高阶非线性的流体动力系统并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气动弹性主动控制中。
2008年10期 78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艳武;盛蔚;孙宏伟;
现代高技术战争迫切需求将常规武器进行制导化改造。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MIMU(微惯性测量单元),适用于单兵肩扛式火箭弹的低成本GNC(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从分析支架的结构强度和固有频率入手,改善MIMU在冲击和振动下的性能;针对肩扛弹发射准备时间短的要求,设计了快速初始对准和目标瞄准的方法;根据肩扛弹的特点设计了捷联导航解算和制导、控制的方法;并详细地介绍了控制系统校正的过程。最终通过实验表明本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
2008年10期 78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艳武;盛蔚;孙宏伟;
现代高技术战争迫切需求将常规武器进行制导化改造。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MIMU(微惯性测量单元),适用于单兵肩扛式火箭弹的低成本GNC(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从分析支架的结构强度和固有频率入手,改善MIMU在冲击和振动下的性能;针对肩扛弹发射准备时间短的要求,设计了快速初始对准和目标瞄准的方法;根据肩扛弹的特点设计了捷联导航解算和制导、控制的方法;并详细地介绍了控制系统校正的过程。最终通过实验表明本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
2008年10期 78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
2008年10期 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
2008年10期 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