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春艳;王鹏;毕晓伊;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CuOn–La2O3/γ-Al2O3催化剂。探讨了ClO2浓度、微波辐照功率及辐照时间、催化剂用量、体系pH值、体系温度及不同工艺对活性黄染料废水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证实了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拓宽pH值使用范围。对于200mg/L的染料废水,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照功率400W,辐照时间1.5min,催化剂CuOn–La2O3/γ-Al2O3加入量70g/L,ClO2浓度80mg/L,体系pH值为7,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92.24%。对比不同处理工艺,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的去除效果,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2008年05期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焦春艳;王鹏;毕晓伊;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CuOn–La2O3/γ-Al2O3催化剂。探讨了ClO2浓度、微波辐照功率及辐照时间、催化剂用量、体系pH值、体系温度及不同工艺对活性黄染料废水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证实了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拓宽pH值使用范围。对于200mg/L的染料废水,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照功率400W,辐照时间1.5min,催化剂CuOn–La2O3/γ-Al2O3加入量70g/L,ClO2浓度80mg/L,体系pH值为7,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92.24%。对比不同处理工艺,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的去除效果,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2008年05期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阳;张捍民;夏杰;杨凤林;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在浸没式生物膜反应器(MBR)中不同曝气强度下活性污泥性质的变化和膜污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MBR膜污染可分为2个阶段,运行前20dMBR-B(曝气量为0.6m3/h)的膜污染较MBR-A(曝气量为0.2m3/h)严重,而20d后MBR-A的膜污染速率高于MBR-B;曝气强度的差异导致了活性污泥粘度的不同,但污泥粘度与膜污染的相关性不显著;2个MBR污泥浓度差异很小,曝气强度对污泥浓度基本没有影响;曝气强度主要影响着结合态胞外聚合物(EPS)外层(LB-EPS)的变化,对结合态EPS内层(TB-EPS)的影响较小,LB-EPS和蛋白质类LB在整个运行期间与膜污染速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是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008年05期 314-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刘阳;张捍民;夏杰;杨凤林;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在浸没式生物膜反应器(MBR)中不同曝气强度下活性污泥性质的变化和膜污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MBR膜污染可分为2个阶段,运行前20dMBR-B(曝气量为0.6m3/h)的膜污染较MBR-A(曝气量为0.2m3/h)严重,而20d后MBR-A的膜污染速率高于MBR-B;曝气强度的差异导致了活性污泥粘度的不同,但污泥粘度与膜污染的相关性不显著;2个MBR污泥浓度差异很小,曝气强度对污泥浓度基本没有影响;曝气强度主要影响着结合态胞外聚合物(EPS)外层(LB-EPS)的变化,对结合态EPS内层(TB-EPS)的影响较小,LB-EPS和蛋白质类LB在整个运行期间与膜污染速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是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008年05期 314-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 ] - 柴立元;王云燕;朱文杰;
针对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的现状及铬渣的性质,进行了细菌柱浸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需将铬渣制成颗粒,解毒工艺的最佳粒径为4~8mm;最佳pH为10.0;最佳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铬渣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由250.6mg/L降为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解毒后渣的浸出毒性为0.4mg/L,低于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所规定的1.5mg/L。
2008年05期 32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柴立元;王云燕;朱文杰;
针对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的现状及铬渣的性质,进行了细菌柱浸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需将铬渣制成颗粒,解毒工艺的最佳粒径为4~8mm;最佳pH为10.0;最佳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铬渣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由250.6mg/L降为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解毒后渣的浸出毒性为0.4mg/L,低于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所规定的1.5mg/L。
2008年05期 32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宿凯;何绪文;李丹;邵立南;范静雅;
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最佳pH范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mg/L;最佳pH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56.5s-1,GT为10170;反应G值为7.9s-1,GT为17280。最佳混凝条件的确定,将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8年05期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宿凯;何绪文;李丹;邵立南;范静雅;
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最佳pH范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mg/L;最佳pH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56.5s-1,GT为10170;反应G值为7.9s-1,GT为17280。最佳混凝条件的确定,将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8年05期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书肖;张楚莹;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计算,确定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的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一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平均秸秆露天焚烧比例为18.59%,焚烧量最大的为农业发达的华东和华北地区,高峰在10月前后。2006年,我国生物质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为PM2.5217万t,BC4.9万t,OC48万t,SO26.0万t,NOx36万t,NMVOC87万t,CO731万t,CO215450万t,CH437.4万t,NH38.4万t。
2008年05期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2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3 ] |[阅读次数:1 ] - 王书肖;张楚莹;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计算,确定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的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一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平均秸秆露天焚烧比例为18.59%,焚烧量最大的为农业发达的华东和华北地区,高峰在10月前后。2006年,我国生物质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为PM2.5217万t,BC4.9万t,OC48万t,SO26.0万t,NOx36万t,NMVOC87万t,CO731万t,CO215450万t,CH437.4万t,NH38.4万t。
2008年05期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2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3 ] |[阅读次数:0 ] - 李超;李兴华;赵瑜;段雷;
在2个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和出口处利用荷电低压捕集器(ELPI)和稀释采样系统,对烟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现场采样,对其中的痕量元素的粒径分布、富集机理和排放因子进行了研究。电厂除尘器前后PM10中痕量元素的质量粒径分布,与PM10质量浓度粒径分布相似,大多呈现双模态。初步推测所测痕量元素在亚微米颗粒上的富集过程由异相化学反应控制,而在粗颗粒上的富集则可能由异相凝结或化学反应两种机制控制。相对富集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除了Mn在PM10中呈亏损趋势外,其他元素在亚微米颗粒物中均有富集趋势。由于电除尘器对0.1~1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去除效率较低,其对PM1、PM2.5和PM10中多数元素的去除效率均低于相应的除尘效率。除尘器后PM10中各元素的排放因子差别较大,其排放总量及导致的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2008年05期 334-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超;李兴华;赵瑜;段雷;
在2个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和出口处利用荷电低压捕集器(ELPI)和稀释采样系统,对烟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现场采样,对其中的痕量元素的粒径分布、富集机理和排放因子进行了研究。电厂除尘器前后PM10中痕量元素的质量粒径分布,与PM10质量浓度粒径分布相似,大多呈现双模态。初步推测所测痕量元素在亚微米颗粒上的富集过程由异相化学反应控制,而在粗颗粒上的富集则可能由异相凝结或化学反应两种机制控制。相对富集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除了Mn在PM10中呈亏损趋势外,其他元素在亚微米颗粒物中均有富集趋势。由于电除尘器对0.1~1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去除效率较低,其对PM1、PM2.5和PM10中多数元素的去除效率均低于相应的除尘效率。除尘器后PM10中各元素的排放因子差别较大,其排放总量及导致的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2008年05期 334-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胡文佳;杨国华;周江华;于春令;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和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当[O3]/[NO]=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率都达到100%,而在275℃时,NO氧化率只有72%,表明反应温度影响显著,原因主要与较高温度下O3分解加快有关。O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试验发现,O3在常温下分解很慢;200℃时分解加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59%,而275℃时分解更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80%。NO的氧化率与[O3]/[NO]成线形相关,C2H4对NO氧化成NO2有促进作用。在[O3]/[NO]=0.6,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200℃和275℃时,加入400×10-6C2H4,NO氧化率率由61%、62.6%和38.5%分别提高到63.8%、63%和41%。C2H4的促进机理,可能是O3与C2H4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过氧自由基CH3O2和HO2,这些自由基参与了NO的氧化反应。
2008年05期 34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文佳;杨国华;周江华;于春令;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和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当[O3]/[NO]=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率都达到100%,而在275℃时,NO氧化率只有72%,表明反应温度影响显著,原因主要与较高温度下O3分解加快有关。O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试验发现,O3在常温下分解很慢;200℃时分解加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59%,而275℃时分解更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80%。NO的氧化率与[O3]/[NO]成线形相关,C2H4对NO氧化成NO2有促进作用。在[O3]/[NO]=0.6,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200℃和275℃时,加入400×10-6C2H4,NO氧化率率由61%、62.6%和38.5%分别提高到63.8%、63%和41%。C2H4的促进机理,可能是O3与C2H4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过氧自由基CH3O2和HO2,这些自由基参与了NO的氧化反应。
2008年05期 34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波;李百战;李娟;刘肸;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材料,利用XRD和SEM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使用该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处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物,分别研究了TiO2涂膜次数、甲醛初始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以及光源等因素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2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TiO2涂膜次数为3层时甲醛降解效率最高;甲醛初始浓度越高降解效率越低,甲醛降解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对湿度为48%时甲醛降解效率最高;一定波长(λ<387nm)的紫外光照射是使用TiO2光催薄膜降解甲醛的必要条件。
2008年05期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波;李百战;李娟;刘肸;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材料,利用XRD和SEM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使用该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处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物,分别研究了TiO2涂膜次数、甲醛初始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以及光源等因素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2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TiO2涂膜次数为3层时甲醛降解效率最高;甲醛初始浓度越高降解效率越低,甲醛降解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对湿度为48%时甲醛降解效率最高;一定波长(λ<387nm)的紫外光照射是使用TiO2光催薄膜降解甲醛的必要条件。
2008年05期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高清军;庄宏昌;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模拟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对室内气流流动形成的微环境做出分析和评价。本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法,模拟了现有学生寝室污染物浓度场的变化规律,指出当前学生宿舍格局的不足,并将其适当改进,为更加合理、优化的寝室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05期 35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高清军;庄宏昌;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模拟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对室内气流流动形成的微环境做出分析和评价。本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法,模拟了现有学生寝室污染物浓度场的变化规律,指出当前学生宿舍格局的不足,并将其适当改进,为更加合理、优化的寝室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05期 35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赵凤琴;汤洁;王忠恕;
在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应用GIS多边形叠置分析技术划分了639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6项土壤退化敏感性指标,将土壤退化的敏感程度分为非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四级,采用层次分析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敏感性评价,并通过GIS技术实现评价结果的分区和可视化。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精度,吉林西部土壤退化以轻度敏感为主,中度敏感和极敏感次之,非敏感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份额最小。
2008年05期 359-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凤琴;汤洁;王忠恕;
在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应用GIS多边形叠置分析技术划分了639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6项土壤退化敏感性指标,将土壤退化的敏感程度分为非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四级,采用层次分析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敏感性评价,并通过GIS技术实现评价结果的分区和可视化。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精度,吉林西部土壤退化以轻度敏感为主,中度敏感和极敏感次之,非敏感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份额最小。
2008年05期 359-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蕾;马建新;邬敏忠;杨代军;林瑞;张存满;
在燃料电池汽车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有关车载燃料电池氢气安全问题,包括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措施,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性测试与试验,车载氢气系统日常安全维护等。最后,进一步指出了促进车载氢气系统安全的措施,如从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考虑氢安全问题以及加快和完善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法规的建立等,以加快氢能源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化进程。
2008年05期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蕾;马建新;邬敏忠;杨代军;林瑞;张存满;
在燃料电池汽车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有关车载燃料电池氢气安全问题,包括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措施,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性测试与试验,车载氢气系统日常安全维护等。最后,进一步指出了促进车载氢气系统安全的措施,如从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考虑氢安全问题以及加快和完善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法规的建立等,以加快氢能源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化进程。
2008年05期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马允;李政一;
表面活性剂以其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特质,在污染界面动力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表面活性剂在水处理、土壤修复非水相流体污染控制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说明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原理,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8年05期 37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允;李政一;
表面活性剂以其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特质,在污染界面动力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表面活性剂在水处理、土壤修复非水相流体污染控制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说明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原理,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8年05期 37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曹先仲;陈花果;申松梅;宋艳辉;连小英;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持久性污染物。本文列出了37种多氯联苯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及水溶解度的估算值与实验值,并对多氯联苯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做了初步的探讨。
2008年05期 37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2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1 ] - 曹先仲;陈花果;申松梅;宋艳辉;连小英;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持久性污染物。本文列出了37种多氯联苯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及水溶解度的估算值与实验值,并对多氯联苯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做了初步的探讨。
2008年05期 37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2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0 ] - 陆敏博;王世和;
分别从金属腐蚀机理和铁盐除磷机理两方面阐述了铁接触法除磷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铁接触法除磷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归纳出铁接触法除磷的定义,为进一步研究铁接触法除磷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8年05期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陆敏博;王世和;
分别从金属腐蚀机理和铁盐除磷机理两方面阐述了铁接触法除磷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铁接触法除磷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归纳出铁接触法除磷的定义,为进一步研究铁接触法除磷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8年05期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中文标题(不超过20字,宜用二号黑体)
2008年05期 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中文标题(不超过20字,宜用二号黑体)
2008年05期 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