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攀;唐恺;孟繁义;吴群;
采用终端开口波纹加载的矩形波导设计一种支持后向到前向的180°空间扫描的新型扫频漏波天线。矩形波导(TE模式)在截止频率以下具有并联电感效应,而波导宽边的周期加载的波纹结构能展现出串联电容特性,因而可以构造左手传输线波导。相比于先前的左手波导,本文的终端开口波纹更有利于波导能量辐射,因而在漏波天线的设计上有其较大的优势。文中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和数值方法分析该矩形波导的色散特性,并通过观察电场幅值分布图验证其后向波效应。最后采用数值仿真研究漏波天线的传输特性和辐射特性。
2007年10期 703-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刚;曹东刚;周明辉;肖赞;梅宏;
随着J2EE等构件运行平台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构件运行平台要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导致其自身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良好的体系结构,保持构件运行平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成为一项挑战。本文提出一种良构可扩展的构件运行平台容器系统。基于该系统,构件运行平台在保持其结构模块化和灵活性的同时,其功能可以容易地被进行扩展和定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适应动态多变的环境。
2007年10期 708-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建平;任罡;李星;
现有互联网的寻址体系结构对接收和转发的IP分组的源地址并不进行严格的检查,很容易伪造IP分组的源地址。本文提出了在IPv6网络下在自治系统间实现源地址验证的方法,其对IPv6网络的安全,计费,管理和应用都会有所帮助。针对进行源地址验证的两个自治系统直接互联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自治系统互联关系的验证方法,针对进行源地址验证的两个自治系统非直接互联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签名的验证方法。本文阐述了其设计,实现,以及在CNGI-CERNEF2,一个大规模纯IPv6主干网上部署的情况。
2007年10期 715-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太平;房斌;雷达;尚赵伟;唐远炎;
本文通过研究光照下人脸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照不变量的特征提取方法,我们称为特征脸。不同于Eigenfaecs和Fisherfaces,本文中的特征脸是一个光照不变量。我们给出了理论的证明,确保特征脸具有光照不变性。提议的方法首先通过梯度变换,将图像从像素域变换到梯度域来处理,然后从梯度域提取光照不变性的特征用于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对光照的鲁棒性,同时该方法非常简单,能够用于实时人脸识别系统。
2007年10期 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桂志国;舒华忠;
EPI技术基于方向相反的频率读出梯度交替采集MR信号的奇、偶回波。但是,由于成像物体的磁敏感性、化学位移及磁场B_0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奇、偶回波之间产生相位移动,因而会产生ghost伪影。本文首先用混合空间投影的方法消除部分伪影,然后用基于相位恢复方法消除ghost伪影。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能够明显地降低ghost伪影的强度,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2007年10期 725-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祖平;袁鑫攀;
组卷问题是一个多目标约束优化问题。论文分析了组卷目标要求,建立了智能组卷系统问题求解的理论模型,实现了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方案,并基于实际系统进行了算法优化。试题重复性问题在系统中得到了解决,试卷质量评价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建立。实验与实际运行的系统表明智能组卷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2007年10期 730-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杜钰;韩东红;王国仁;
本文研究了在数据流QoS自适应框架中,数据流聚集查询的卸载算法问题。在CPU处理能力不足内存超载情况下,在聚集查询操作中对负载进行卸载,并能满足一定的服务质量。对于一个或多个聚集查询存在的情况下,将原有的框架从得到近似结果进一步拓展为可以得到精确结果子集的系统框架。在保留原有清洗器,调度器以及卸载器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卸载器的功能,并加入新的如窗口分配器、聚集操作器两个新的功能模块,以确保满足结果是正确结果的子集。本文使用新的卸载算法与原框架相结合,保证系统在执行聚集查询操作时能在动态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CPU利用率和错失事优于其它方法。
2007年10期 735-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泽谦;王黎维;彭智勇;
本文提出以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中心的科学工作流管理架构,基于对象代理数据库Totem,实现了科学工作流管理平台TotemSWF。该平台采用对象代理模型对工作流建模,工作流被定义为数据库模式及数据库规则与触发器。在Totem中,通过数据管理操作实现工作流管理,对象间的双向指针实现高效数据跟踪。
2007年10期 741-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伟哲;何慧;王秀华;
将调度系统与网格中其他组件有效整合、建立网格环境下任务调度体系结构、构建真实网格环境下的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三层分布式网格任务调度体系结构模型,侧重解决网格固有的异构、站点自治与策略可扩展性,网格域调度器是分布式调度系统核心组件,详细阐述了网格域调度器的功能模块设计与任务调度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应用级网格任务调度实例,给出网格任务调度过程及效果。
2007年10期 748-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毅;王菁华;王枞;
文本表示是文本信息处理的基础问题,目前常用的文本表示模型没有考虑文本中词汇间的关系,在表示文本时损失了大量的文本结构信息,而这些文本结构信患对于理解文本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用词汇网络来表示文本,保留了文本结构,并根据词汇间关系的不同层次,依次提出了共现网络-语法网络-语义网络。将文本网络表示方法应用在文本分类中,检验了模型的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文本网络表示方法要优于向量空间模型。
2007年10期 7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韩峰;李仁发;曾庆光;刘彦;
近年来,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机器视觉、模糊识别等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归纳了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总结图像与视频提取领域中重要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与视频提取的两大研究思路,给出相关的评估标准。探讨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构想。最后,展望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2007年10期 761-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杨波;黄洪钟;郭夙昌;
传统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通常基于一系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因而其适用性和准确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数据驱动的软件可靠性楚模方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一些文献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由于数据驱动的软件可靠性模型不对软件的内部错误及失效过程做任何假设,因而其适用范围较传统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更广。对于数据驱动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其使用的软件失效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但现有的文献未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并指出对数据驱动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应使用累计失效数据而不应使用失效问隔数据,应使用最近的部分失效数据而不应使用所有观测到的失效数据。本文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应用三组现有文献中的实际软件测试数据,对所提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与现有的数据驱动的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2007年10期 768-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昌洪;赖生建;王秉中;
电源完整性已成为高速集成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研究电源/地板系统中同步开关信号引起的扰动噪声分布规律,提出一种搜索算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计算出噪声影响最小的位置,为电源/地板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07年10期 775-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记龙;王志斌;张悦;李晓;田二明;
瓦斯爆炸一直是煤矿生产的重大威胁,其两个主要物理原因是CH_4与O_2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爆炸界限和存在火源点。实时准确地监测煤矿瓦斯气体体积分数的分布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谐波检测技术是目前提高检测灵敏度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基于瓦斯的特征光谱吸收特性,采用数字锁相放大器SR830,对甲烷气体的体积分数进行了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二次谐波检测理论,获得了很好的吻合性,最后对影响实验检测分辨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007年10期 780-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