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 拱架机器人的变增益H鲁棒控制

    吴金波;尹周平;熊有伦;

    本文研究了由同步带驱动的拱架机器人的建模与变增益H_∞鲁棒控制问题。此拱架机器人提供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即沿梁运动的贴装头(x方向)和沿基座运动的梁(y方向),其中y向动力学建模为一线性变参数系统,而贴装头在x向的位置作为系统的变参数。模型考虑了同步带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贴装头与导轨间连接的横向柔性,梁与导轨间连接的扭转柔性。为使梁在y方向得到快速精确的定位,本文研究了线性变参数系统的定位控制方法;首先采用严格的等价变换,将一类通用的线性变参数系统描述模型变换为一简化模型,在引入"变H_∞性能"的概念后,将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换为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参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并给出了无需变参数变化率反馈的变增益全阶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方法;然后基于"H_∞性能覆盖"的概念,给出了保H_∞性能的插值方法;最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拱架机器人y向动力学模型上。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器设计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

    2007年03期 16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拱架机器人的变增益H鲁棒控制

    吴金波;尹周平;熊有伦;

    本文研究了由同步带驱动的拱架机器人的建模与变增益H_∞鲁棒控制问题。此拱架机器人提供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即沿梁运动的贴装头(x方向)和沿基座运动的梁(y方向),其中y向动力学建模为一线性变参数系统,而贴装头在x向的位置作为系统的变参数。模型考虑了同步带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贴装头与导轨间连接的横向柔性,梁与导轨间连接的扭转柔性。为使梁在y方向得到快速精确的定位,本文研究了线性变参数系统的定位控制方法;首先采用严格的等价变换,将一类通用的线性变参数系统描述模型变换为一简化模型,在引入"变H_∞性能"的概念后,将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换为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参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并给出了无需变参数变化率反馈的变增益全阶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方法;然后基于"H_∞性能覆盖"的概念,给出了保H_∞性能的插值方法;最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拱架机器人y向动力学模型上。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器设计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

    2007年03期 16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应变能的自适应EFG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张征;刘更;刘天祥;

    本文研究了基于应变能的自适应无网格伽辽金方法。给出自适应无网格伽辽金方法的原理、算法流程和程序实现,并对该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提出基于背景网格的误差估计方法、由结点组成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局部结点加密技术和EFG-FE耦合方法及自适应搜索半径算法,计算了带小圆孔平板拉伸和圆柱体与刚性平面的弹性接触的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在较少的计算规模下得到较正确的计算结果。

    2007年03期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应变能的自适应EFG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张征;刘更;刘天祥;

    本文研究了基于应变能的自适应无网格伽辽金方法。给出自适应无网格伽辽金方法的原理、算法流程和程序实现,并对该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提出基于背景网格的误差估计方法、由结点组成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局部结点加密技术和EFG-FE耦合方法及自适应搜索半径算法,计算了带小圆孔平板拉伸和圆柱体与刚性平面的弹性接触的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在较少的计算规模下得到较正确的计算结果。

    2007年03期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方法

    徐亮;毕传兴;陈心昭;陈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按照Helmholtz方程确定的声学规律,通过若干不同阶次的球面波源叠加拟合实际声场,实现全息面声压插值,从而等效地增加全息面声压数据,减小测量间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由于实际测量间隔太大而损失了的倏逝波信息,从而使近场声全息图像得到提高。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分辨率。

    2007年03期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方法

    徐亮;毕传兴;陈心昭;陈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按照Helmholtz方程确定的声学规律,通过若干不同阶次的球面波源叠加拟合实际声场,实现全息面声压插值,从而等效地增加全息面声压数据,减小测量间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由于实际测量间隔太大而损失了的倏逝波信息,从而使近场声全息图像得到提高。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分辨率。

    2007年03期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李炜炜;赖学江;黄素逸;

    本文提出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支撑结构的一种新形式——花隔板。为研究花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和流阻性能,利用相似原理进行相关实验,得到花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准则关系式和流动阻力准则关系式。与传统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比较,花隔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K/Δp提高10%~30%。

    2007年03期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李炜炜;赖学江;黄素逸;

    本文提出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支撑结构的一种新形式——花隔板。为研究花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和流阻性能,利用相似原理进行相关实验,得到花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准则关系式和流动阻力准则关系式。与传统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比较,花隔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K/Δp提高10%~30%。

    2007年03期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摩擦模型及其磁滞特性的研究

    张晓巧;王兴松;

    根据运动控制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将机械伺服系统中出现的摩擦现象与磁滞现象综合考虑的理念。首先介绍了摩擦非线性环节典型的静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对摩擦特征的描述能力,重点剖析了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学模型,在速度反向时摩擦力的滞后现象,以及低速时的Stribeck现象。最后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摩擦具有磁滞特性。研究工作为摩擦、磁滞的综合建模和统一补偿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7年03期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摩擦模型及其磁滞特性的研究

    张晓巧;王兴松;

    根据运动控制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将机械伺服系统中出现的摩擦现象与磁滞现象综合考虑的理念。首先介绍了摩擦非线性环节典型的静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对摩擦特征的描述能力,重点剖析了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学模型,在速度反向时摩擦力的滞后现象,以及低速时的Stribeck现象。最后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摩擦具有磁滞特性。研究工作为摩擦、磁滞的综合建模和统一补偿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7年03期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雾状油膜水滴冷却润滑加工法对车削的影响

    李蓉;王爱玲;郑智贞;刘永姜;郭以伟;

    油膜水滴是使用冷空气、微量可自然降解油剂和少量水,经复合喷雾法形成可自然分解的、新型绿色切削液。本文阐述了雾状油膜水滴冷却润滑原理和方法,并通过车削试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冷却润滑加工方法下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揭示出雾状油膜水滴绿色切削液的优越性。

    2007年03期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雾状油膜水滴冷却润滑加工法对车削的影响

    李蓉;王爱玲;郑智贞;刘永姜;郭以伟;

    油膜水滴是使用冷空气、微量可自然降解油剂和少量水,经复合喷雾法形成可自然分解的、新型绿色切削液。本文阐述了雾状油膜水滴冷却润滑原理和方法,并通过车削试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冷却润滑加工方法下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揭示出雾状油膜水滴绿色切削液的优越性。

    2007年03期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磁流化床铁基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姚桂焕;归柯庭;

    本文介绍近年来铁离子交换沸石催化剂、氧化铁催化剂等铁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的研究进展;分析磁流化床的特性,提出利用磁场流态化技术进行磁性颗粒催化还原脱除氮氧化物的新技术构思,并对此脱硝反应的机理及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研究。

    2007年03期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磁流化床铁基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姚桂焕;归柯庭;

    本文介绍近年来铁离子交换沸石催化剂、氧化铁催化剂等铁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的研究进展;分析磁流化床的特性,提出利用磁场流态化技术进行磁性颗粒催化还原脱除氮氧化物的新技术构思,并对此脱硝反应的机理及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研究。

    2007年03期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odelica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平台研究

    米增强;赵洪山;吴亚楠;

    本文建议使用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Modelica可构建一个模型代码完全开放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环境。利用面向对象技术确定仿真平台的基本框架,仿真平台由若干个电力系统元件包和基包组成。该平台能够对连续动态、离散事件动态和混杂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此外,也可用于多域系统建模和仿真。文中给出发电机、OLTC控制器和多域系统模型的建模过程。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及其仿真结果,验证该仿真平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07年03期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odelica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平台研究

    米增强;赵洪山;吴亚楠;

    本文建议使用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Modelica可构建一个模型代码完全开放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环境。利用面向对象技术确定仿真平台的基本框架,仿真平台由若干个电力系统元件包和基包组成。该平台能够对连续动态、离散事件动态和混杂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此外,也可用于多域系统建模和仿真。文中给出发电机、OLTC控制器和多域系统模型的建模过程。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及其仿真结果,验证该仿真平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07年03期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余祖元;郭东明;贾振元;

    微细电火花加工(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 EDM)作为微细加工技术的一种,可以在任何导电材料上加工高精度、大深宽比微细三维型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微小型化需求。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微细电极损耗与补偿、大深径比微孔加工,本文着重介绍部分研究结果,以期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应用中,提供解决对策。

    2007年03期 214-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余祖元;郭东明;贾振元;

    微细电火花加工(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 EDM)作为微细加工技术的一种,可以在任何导电材料上加工高精度、大深宽比微细三维型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微小型化需求。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微细电极损耗与补偿、大深径比微孔加工,本文着重介绍部分研究结果,以期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应用中,提供解决对策。

    2007年03期 214-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负序损耗比率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郭太圣;周玲;丁晓群;

    本文利用变压器本身的负序损耗功率,计算运行中负序损耗功率增加量的相对比率,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引入一种新的特征判据,即负序损耗比率。通过理论的推导证明了本方法应用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本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007年03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负序损耗比率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郭太圣;周玲;丁晓群;

    本文利用变压器本身的负序损耗功率,计算运行中负序损耗功率增加量的相对比率,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引入一种新的特征判据,即负序损耗比率。通过理论的推导证明了本方法应用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本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007年03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磁悬浮系统建模方法

    朱晓明;梅雪松;张东升;

    针对磁悬浮系统所建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系统建模方法,即采用线圈参数辨识和实验测量平衡点电流、平衡点位置的方法,建立磁悬浮的电压控制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模型与实际系统基本吻合,为磁悬浮系统控制器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2007年03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磁悬浮系统建模方法

    朱晓明;梅雪松;张东升;

    针对磁悬浮系统所建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系统建模方法,即采用线圈参数辨识和实验测量平衡点电流、平衡点位置的方法,建立磁悬浮的电压控制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模型与实际系统基本吻合,为磁悬浮系统控制器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2007年03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的草莓采摘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研究

    戴刘江;张铁中;杨丽;

    本课题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电机,采用三闭环位置伺服控制方案,直轴电枢电流为0的矢量控制策略,制作了以DSP为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采用ACPM750E为电机功率驱动模块,进行相应控制程序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运动误差在0.5%的范围内。

    2007年03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的草莓采摘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研究

    戴刘江;张铁中;杨丽;

    本课题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电机,采用三闭环位置伺服控制方案,直轴电枢电流为0的矢量控制策略,制作了以DSP为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采用ACPM750E为电机功率驱动模块,进行相应控制程序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运动误差在0.5%的范围内。

    2007年03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列车座椅静态舒适性研究

    江渡;闫志勇;

    为适应我国铁路向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坐姿下乘坐静态舒适性的生理学机理,分析了座椅结构形式,及适合我国人体特征乘坐舒适的座椅结构几何参数。

    2007年03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列车座椅静态舒适性研究

    江渡;闫志勇;

    为适应我国铁路向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坐姿下乘坐静态舒适性的生理学机理,分析了座椅结构形式,及适合我国人体特征乘坐舒适的座椅结构几何参数。

    2007年03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影院座位的安排

    刘学智;

    如何安排影院座位使所有观众的平均满意度最大,本文以竖直方向上的视角大小为主要考虑因素,用直线夹角公式导出了最大视角公式,用数列求和定义了平均视角函数,对地板线倾角以步长0.1度变化搜索最优解。得出一定范围内地板线倾角越大,观众的平均满意度越大。并采用整体抬高地板线高度,即将斜线改为折线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观众满意度。

    2007年03期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院座位的安排

    刘学智;

    如何安排影院座位使所有观众的平均满意度最大,本文以竖直方向上的视角大小为主要考虑因素,用直线夹角公式导出了最大视角公式,用数列求和定义了平均视角函数,对地板线倾角以步长0.1度变化搜索最优解。得出一定范围内地板线倾角越大,观众的平均满意度越大。并采用整体抬高地板线高度,即将斜线改为折线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观众满意度。

    2007年03期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稿件格式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

    2007年03期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稿件格式

    <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为基础,对在线发表论文进行评审,将评选的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的主要稿源。稿件格式如下:

    2007年03期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