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

  • 气体信号分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汪立;金红芳;杜军保;唐朝枢;

    研究表明内源性 NO、CO 和 H_2S 是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心血管活性物质,与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气体信号分子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心血管领域的基础研究,而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06年04期 v.1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结合组织工程学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探讨

    吴巧凤;唐勇;

    组织工程学是目前神经修复领域的前沿学科,但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在体内往往不能满足完全修复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神经因子的缺乏、血液供应的不足;针刺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已被证明是确切的,许多研究发现,针刺在促进神经因子的分泌以及增强血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消肿消炎、引导神经定向再生,延缓肌肉的退行性病变。利用针刺的这些优势将其与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领域结合起来,有可能为神经修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06年04期 v.1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四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顾星;刘务勤;黄杨;唐群;赵上果;

    本文首次提出中医数字化诊断技术的概念及具体应用内容。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设想中医诊断学在未来有可能引用的生物识别关键技术,包括面部识别技术、虹膜检测技术、指纹、掌纹识别技术、图像分析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电子鼻气味识别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及多信息融合技术等,借助计算机作为中医数字化诊断的技术平台,促进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学的发展,以期丰富中医诊断学的内涵,不断延伸与发展传统医学的诊疗水平。

    2006年04期 v.1 24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干预研究进展

    张俊华;康立源;高秀梅;张伯礼;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入常见疾病,可对人体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认知功能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内容,高血压可能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高血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临床研究,包括药物干预及可能机制作一概述。

    2006年04期 v.1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李景;蔡际群;

    随着血清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都采用了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分析、总结近几年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几个主要方面的进展,并对血清药理学进行客观评价和展望。

    2006年04期 v.1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V220/mhNT-4及mhNT-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张华;赵家良;胡海涛;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 mhNT-4亚克隆到表达载体 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BV220/mhNT-4,诱导表达 mhNT-4成熟蛋白,鉴定 mhNT-4的生物活性。将经鉴定的 pGEM-TEasy/mhNT-4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 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片断。酶切原核高表达载体 pBV220,用限制性内切酶 EcoRI,BamHI 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线性化载体。用 T4DNA 连接酶连结两个回收片断,构建重组质粒 pBV220/mhNT-4。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重组质粒。经鉴定的重组质粒 pBV220/mhNT-4转染大肠杆菌 DH5α,温度诱导表达 mhNT-4蛋白。SDS-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表达的 mhNT-4蛋白。制备8~9d鸡胚,分离并培养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分别加入回收的表达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 DRG细胞,检测 mhNT-4生物活性。重组表达质粒 pBV220/mhNT-4构建正确,表达框架未发生改变。成功诱导表达、分离了 mhNT-4成熟蛋白。表达蛋白组可见大量神经突起自神经节组织快周缘向四周呈放射状长出,对照组未见神经突起长出。mhNT-4成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 mhNT-4基因治疗青光眼提供了资料。

    2006年04期 v.1 2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檗碱对Aβ25-35诱导大鼠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彩莲;王芳;刘超;林凡凯;金悠;龙利红;陈建国;

    目的:探索小檗碱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25μM Aβ_(25-35)处理 PC12细胞36 h 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应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评价细胞存活率,并检测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细胞内活性氧(ROS)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i)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结果:给予 Aβ_(25-35)后,胞内 GSH-P_X 和 SOD 活性降低,细胞内 ROS 含量和[Ca~(2+)]_i 增加,并表现出凋亡的形态和特征,与凋亡相关的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小檗碱(0.01-10μM)预处理24小时,再给予25μMAβ_(25-35)后,细胞存活率增加、GSH-P_X、SOD 活性升高、细胞内 ROS 含量降低、[Ca~(2+)]_i 降低、凋亡细胞数减少和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小檗碱对 Aβ_(25-35)诱导的 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氧化、拮抗[Ca~(2+)]_i 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2006年04期 v.1 269-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成分体内吸收分布特点指导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探索

    高洁;王素娟;徐瑞明;张守仁;司伊康;石建功;

    以传统藏药花锚为例,探索了以成分体内吸收分布为指导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以及电喷雾质谱检测方法,以及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鉴定手段,从花锚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在大鼠肝脏具有高分布特征的8个化合物;并经过抗氧化和体外肝细胞损伤实验证明它们具有一定抗氧化和肝脏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现代灵敏分析检测手段,以天然药物成分的吸收分布特点为指导,进行天然药物成分的研究是一种可行并且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方法。

    2006年04期 v.1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藤对口腔细菌致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正蔚;肖悦;李继遥;刘天佳;周学东;

    目的:通过体外系列抗龋实验研究血藤对口腔细菌生长、产酸、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血藤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方法:测定血藤对三种龈上菌斑优势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再测定低于 MIC 的4个浓度的血藤对三种细菌产酸、产生水不溶性多糖的影响。结果:血藤对三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血藤还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结论:血藤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变形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

    2006年04期 v.1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醉木Pieris japonica叶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

    姚广民;翟慧;汪礼权;秦国伟;

    采用各种柱层析分离方法对马醉木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 NMR 和 MS 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Combreglucoside(1),Niga-ichigoside F1(2),Euscaphic acid(3),Madasiatic acid(4),Corosolic acid(5),Ursolic acid(6),Uvaol(7)和β-amyrin(8),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杜鹃花科马醉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6年04期 v.1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癫痫大鼠脑内海马Ⅲ型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亚型表达上调

    于娜;郭凤;杜娃;姚维凡;蔡际群;

    [目的]对照研究自发性癫痫大鼠(SER)和正常 Wistar 大鼠(WTC)脑内Ⅰ、Ⅱ、Ⅲ型钠通道α亚基mRNAs与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提取枕叶皮质、齿状回及海马 CA1和 CA3区组织总 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建立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检测Ⅰ、ⅡA、ⅡN、ⅢA和ⅢN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定位与表达α_3亚基川 N 蛋白。[结果]SER枕叶皮质、齿状回及海马CAl和CA3区总钠通道的表达略高于 WTC,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SERⅢ型钠通道在海马的表达高于 WTC(P<0.01),酶切图谱显示ⅢN型钠通道表达水平有明显上调。[结论]SER 脑内海马Ⅲ型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N 亚型表达上调。

    2006年04期 v.1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修居室空气苯系物和甲醛污染的卫生学研究

    朱方艳;浦跃朴;尹立红;张娟;

    [目的]了解目前居室装修结束后的空气污染状况,掌握室内空气苯系物和甲醛浓度动态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方法]对17户新装修居民住宅客厅和主卧室空气苯系物和甲醛浓度进行装修结束后6个月的动态跟踪监测;以问卷调查室内装修的基本情况,及其居民的主诉不良反应。[结果]苯系物浓度在装修结束后2个月呈快速下降趋势,而降低到0.2~0.3 mg/m~3时,则降低趋势缓慢。甲醛在装修结束后4个月内.降低程度不明显。苯系物和甲醛浓度均为主卧室高于客厅;非实木家具居室甲醛浓度明显高于实木家具居室。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甲醛浓度有相关性。[结论]主卧室污染较之于客厅严重;非实木家具居室污染较实木家具居室严重;甲醛污染浓度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居室甲醛浓度愈高,居民越有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2006年04期 v.1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图像重建的分块迭代算法

    赵双任;杨新铁;

    图像重建重新投影(Reconstruction Re-projection)的迭代算法已在投影视野受限(Limited Field of View,LFOV)的情况下使用。视野受限情况下投影数据被截断。此处投影采用平行光束,扇形光束或锥形光束。该迭代算法对消除由于投影数据某处被截断所产生的截断伪影(Truncation Artifacts)非常有效。最近发现该算法不仅对消除截断伪影有效而且对消除条纹状伪影也有一些效果。条纹状伪影是在投影数据未被截断情况下由滤波反投影(Filterre dBackproiection,FBP)算法所产生的伪影。条纹状伪影与一个完整扫描所含的投影数及一个投影内的点数有关,该投影数越小伪影越严重。此发现引起了如下猜想,即该迭代算法或许也适用于投影数据未被截断的情况。本文对该迭代算法也做了进一步改进,使其更有利于减小条纹状伪影。主要的改进是把图像划分成较小的区域,以及剔除原迭代算法中用于数据被截断时的外插(Extrapolation)技术。本文投影数据采用平行光束,并通过仿真技术得到。迭代算法包含两次或者多次图像重建。第一次重建采用 FBP 算法。第二次图像重建时将第一次重建所得的图像切成小块;每一小块图像都被重新投影并再次重建;最终合并成一个完整图像。分块迭代算法的计算结果与 FBP 算法的以及传统的迭代法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块迭代算法的对消除伪影效果明显。

    2006年04期 v.1 30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