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9期
指南与共识

外科伤口超减张缝合专家共识

《中国科技论文》体表外科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 ;魏在荣;钱湖;

超减张缝合(super-tension-reduction suture,STRS)指在缝合后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皮肤零张力、甚至负张力状态闭合的一种缝合技术。相较于传统缝合方式及普通减张缝合,STRS在促进伤口愈合、降低瘢痕发生率、改善伤口外观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STR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学者也在STRS的改良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STRS的共识或指南对其应用提供推荐性建议。因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多名从事烧伤外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等学科的专家,对伤口应用解剖、外科伤口的定义和分类、STRS的术语和定义、STRS的临床应用进行充分的讨论总结,形成了《外科伤口超减张缝合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规范STRS在外科伤口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操作者对STRS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水平,保证该缝合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 年 09 期 v.20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教科技厅函【2020】39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360445); 贵州茅台医院科研与人才培养资金资助项目(mtyk2022-13)
[下载次数: 6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家述评

从伤口闭合到社交无痕:当现代缝合技术面临无痕愈合挑战

杨雅婷;武晓莉;

从自媒体时代患者对“社交无痕”的美学需求出发,梳理了美容缝合技术的发展现状、核心挑战与未来趋势。通过回顾减张缝合技术的演进历程,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要点。基于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出“充分减张且真皮对合良好时,省略外线缝合可提升修复效果”的新理念。同时指出,美容缝合需兼顾医学与美学,在技术创新中融入人文关怀,尤其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预期与治疗体验。未来,通过优化临床检测指标、研发新型缝线与动态监测技术,并推行个体化全流程瘢痕管理,将加速实现“零瘢痕”目标。

2025 年 09 期 v.20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自筹项目(JYLJ202212)
[下载次数: 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伤口缝合过程中美容缝合思想与行为的形成

魏在荣;钱湖;简扬;马欣毅;

伤口是临床常见问题,临床上往往仅关注伤口的简单闭合,忽略了伤口愈合后的外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伤口愈合后的外观越来越成为患者优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伤口缝合的历史、外科基本原则及整形外科原则出发,探讨了临床医师应如何养成美容缝合的思想及其与美容缝合相关技术培训的密切关系。

2025 年 09 期 v.20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教科技厅函【2020】39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360445); 贵州茅台医院科研与人才培养资金资助项目(mtyk2022-13)
[下载次数: 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减张缝合方法及其在整形美容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张一凡;杨东运;黄广涛;

缝合是外科的基本操作,随着公众对于瘢痕的认识不断加深,临床中对美容缝合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减张缝合是实现美容缝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减张缝合技术的原理,常用方法及各方法的适应症,重点探讨了LBD减张缝合(looped, broad, and deep buried suturing technique)、遵义缝合法、章氏超减张缝合、皮下心形缝合等技术的操作要点、优势及应用范围。同时,还介绍了超减张缝合在面部外伤修复、体表肿物切除及瘢痕修复等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旨在为整形美容外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推动超减张缝合技术在整形美容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IEEE Xplore及CNKI数据库(2015—2025年),采用复合关键词(“suture” or“suture method”)联合功能化术语(“scar”),限定文献类型为临床研究、临床试验、Meta分析、多中心研究或观察性研究。初筛共获得2 262篇文献,经去重及标题/摘要筛选后,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前瞻性、回顾性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研究,Meta分析以及与缝合方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2)研究主题聚焦整形外科缝合技术;(3)中、英文全文可获取),最终纳入246篇核心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在选择伤口缝合材料和缝合技术时,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伤口张力、伤口边缘外翻的期望、所需的止血、修复类型、患者护理伤口和返回拆线的能力、皮肤完整性和伤口位置。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并正确执行缝合技术是获得理想美容效果的重要保障。

2025 年 09 期 v.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2238); 深圳市高水平医院资金资助项目(4004050)
[下载次数: 5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改良埋没垂直褥式减张缝合技术在单侧唇裂手术中的应用:一项回顾性研究

林昱遥;刁建升;何林;余学元;刘翔宇;舒茂国;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埋没垂直褥式减张缝合术(wedge-shaped excision and modif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 WEMVMS)在单侧唇裂修复术后瘢痕控制与安全性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唇裂患者的缝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47例一期单侧唇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WEMVMS组和传统缝合组(采用单纯间断缝合)。研究变量包括一般特征、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觉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评分。结果 2组在一般资料与手术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术后18个月随访显示,WEMVMS组平均VS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1.16±0.69 vs. 1.65±0.49, P=0.014),2组均未出现感染、裂开等并发症。结论 WEMVMS技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使术后18个月上唇切口区瘢痕轻微,外观接近正常皮肤,在单侧唇裂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2025 年 09 期 v.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51317)
[下载次数: 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小浅外缝合在面部美容缝合中的应用

刘洋;汤绪文;马术元;黄丽;张勇;杨东运;

目的 改良外缝合方法,以期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和减轻瘢痕形成。方法 选择2024年3月—2025年3月,东上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3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行面部瘢痕皮肤切除的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6例,年龄22~41岁,手术部位为面部。采用随机序列法将每位患者手术外缝合方法等分为传统外缝合法和小浅外缝合法,观察拆线时伤口的表皮融合发生率。结果 拆线当日小浅外缝合法的表皮融合发生率为83.3%(15/18),与传统外缝合法的33.3%(6/18)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小浅外缝合法,可以显著提高伤口愈合质量,从而可能减轻后期瘢痕的明显程度。

2025 年 09 期 v.20 ;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高张力切口缝合中遵义缝合法的优势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瘢痕评估与临床观察

温印;何桂佳;周健;陈伟;常树森;张寅旭;鄢林杰;沈洋锐;李娟;范季梅;聂开瑜;

目的 高张力切口(如关节、躯干等部位)的闭合常面临瘢痕增生、切口裂开及组织牵拉变形等风险,传统分层缝合虽能部分缓解张力,但存在瘢痕明显、恢复周期长等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遵义缝合法(结合原位垂直褥式、水平褥式与皮内连续缝合)在高张力切口闭合中的瘢痕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设计,纳入41例拟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1例采用遵义缝合法,对照组20例采用埋没垂直褥式缝合。记录术前基线资料(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术中测量并比较供区切口长度、宽度、深度、张力。术后2周按甲、乙、丙三级评定切口愈合程度;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含血管分布、色素沉着、柔韧性、高度4个维度)、患者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 POSAS,含患者自我评价(patient self-assessment scale, PSAS)及观察者评估(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 OSAS),涉及瘢痕颜色、厚度、粗糙度、柔韧性等)量化瘢痕外观,并通过高频超声多普勒测量供区瘢痕厚度、宽度。结果 纳入患者皮瓣切取范围6.5 cm×4.0 cm~26.0 cm×7.0 cm,均实现一期愈合。术前2组患者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供区长度、宽度、深度、张力组间比较均衡(P>0.05)。术后2周,实验组甲级愈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65.0%)(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VSS评分、PSAS、OS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测量显示,实验组瘢痕厚度(0.194±0.060) cm与宽度(0.348±0.128) c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厚度:(0.263±0.084) cm,宽度:(0.941±0.389) cm(P<0.05)。结论 遵义缝合法通过多维度减张与精准对合,可改善高张力切口瘢痕质量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在医疗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025 年 09 期 v.20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教科技厅函【2020】39号)
[下载次数: 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全厚皮片缝合技术在瘢痕切除皮片移植中的应用与效果比较——不同缝合方式固定皮片的回顾性分析

谢晓娜;杨大民;盛聪聪;刘昌玲;张志;李孝建;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锁边缝合负压固定技术与传统间断缝合打包固定技术在全厚皮片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179例因瘢痕增生挛缩畸形行瘢痕切除全厚皮片移植的患者,分为负压组(100例)和打包组(79例)。负压组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皮片周缘连续锁边缝合+负压固定;打包组使用丝线在皮片边缘留长线打包固定。比较术中固定时间、术后第7天评估术后疼痛、皮片情况、换药次数,随访6个月植皮边缘瘢痕增生。结果 术中皮片固定包扎时间:负压组(33.91±5.22)min,显著少于打包组(50.77±5.89)min。术后24 h疼痛评分:负压组(4.05±1.64)min,显著低于打包组(6.05±1.48)min;皮下积血发生率:负压组3%,显著低于打包组10.1%;皮片感染率:负压组2%,显著低于打包组8.9%;皮片成活率:负压组95%,显著高于打包组86.1%;术后换药次数:负压组(1.96±0.95)次,与打包组(2.25±1.46)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植皮边缘瘢痕增生温哥华(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评分:负压组(5.92±1.15)分显著低于打包组(6.81±1.76)分(P<0.05)。结论 在全厚皮片移植术中,选择合适缝线材料(可吸收线)与连续锁边缝合针法,并结合负压固定技术,可简化操作,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皮片贴合与成活,减少皮片边缘瘢痕增生。

2025 年 09 期 v.20 ; 广州市科技局项目(2023A03J0523,2024A03J0570)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大模型检索之通用类结构检索的语义改写技巧

冷林霞;

为了提高专利检索的效率质量以及专利审查质量,构建语义改写模型。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语义改写技巧,重点从技术主题应用领域的扩展、关键部件作用/功能的扩展和关键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权重值的增加这3个方向分析语义改写机理和改写方法,并结合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能力优化模型的语义改写能力。所提语义改写模型提高了大模型检索的命中率、召回率和精确率,可助力大模型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为专利质量的提升和专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10-28 09:39:58 ;
[下载次数: 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CNS条件下锚固节理岩体剪切响应与破坏机制研究

朱训国;王天保;张传庆;

针对锚固节理岩体在恒定法向刚度(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CNS)条件下剪切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模拟构建了锚固节理岩体数值模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剪切实验。通过改变法向刚度、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oint surface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初始法向应力和锚杆弹性模量4个关键参数,探讨其对岩体剪切应力应变特征、法向应力演化、法向位移行为及内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向刚度对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多阶段调控作用;JRC与峰值剪切应力呈近似指数关系,并显著影响法向应力的双阶段演化过程及法向位移曲线特征;初始法向应力调控剪切过程中的多阶段强度表现及法向位移的发展时序;锚杆弹性模量对峰值剪切应力具有非线性调控效应,低弹性模量强化效应平缓,高弹性模量则显著提升剪切应力,且其内力响应规律符合Boltzmann模型描述。研究揭示了CNS条件下多因素协同作用对锚固岩体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岩土工程中锚固参数的合理选取与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9-12 14:21:16 ;
[下载次数: 4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页岩气井重复压裂裂缝参数及暂堵转向技术研究

王贺;张茂林;宋惠馨;薛军;

针对页岩气超低孔、超低渗的特点,必须依靠大型水力压裂技术来实现工业化开采,但是压裂改造后产量递减仍非常迅速,重复压裂作为经济且有效的提产措施正广泛应用于现场生产。根据涪陵页岩气区块典型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和产气剖面测试数据,从重复压裂工艺入手,结合各段簇孔隙压力分布研究射孔段簇进液次序以及裂缝开启顺序,通过离散网络模型模拟裂缝前后张开状态,表明挤注提压后,优先张开主裂缝以及与主裂缝连通的天然裂缝,最后对炮眼封堵球坐封行为及暂堵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实例井的分析研究来指导现场生产中重复压裂的实施。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0-10-30 15:28:01 ;
[下载次数: 9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

陈浩磊;邹湘军;陈燕;陈燕;刘天湖;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领域如军事、医学、考古、教育训练、灾难重现、工业制造、娱乐、农业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利用虚拟农业技术重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及其治理过程中受污染情况的观点,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和研究热点做了展望。

2011 年 01 期 v.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507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251064201000009,915106420100003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5640009);; 国家星火计划资助项目(2010GA780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870)
[下载次数: 16,703 ] [被引频次: 411 ] [阅读次数: 39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

王书肖;张楚莹;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计算,确定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的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一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平均秸秆露天焚烧比例为18.59%,焚烧量最大的为农业发达的华东和华北地区,高峰在10月前后。2006年,我国生物质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为PM2.5217万t,BC4.9万t,OC48万t,SO26.0万t,NOx36万t,NMVOC87万t,CO731万t,CO215450万t,CH437.4万t,NH38.4万t。

2008 年 05 期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422201)
[下载次数: 2,515 ] [被引频次: 251 ] [阅读次数: 19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肉类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周光宏;李春保;徐幸莲;

食用品质是决定内类商品价值最重要的因素,评价肉类食用品质的指标包括嫩度、颜色、风味和多汁性,评价食用品质的方法分感官品尝法和客观测定法。本文对内类食用品质评价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智能化、在线化的无损检测技术是肉类食用品质评价发展的方向。

2007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1,970 ] [被引频次: 223 ] [阅读次数: 20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图像质量评价综述

刘书琴;毋立芳;宫玉;刘兴胜;

介绍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综合论述图像质量评价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Objective IQA),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一步介绍了Objective IQA的性能评价指标。指出了图像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2011 年 07 期 v.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40052);;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9D005015000010)
[下载次数: 3,903 ] [被引频次: 213 ] [阅读次数: 3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丁发兴;周林超;余志武;欧进萍;

提出新的混凝土单轴受力和轴对称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统一计算公式,应用连续介质力学,采用弹塑性法对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指出该新公式可避免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荷载-应变曲线上升段刚度衰减过快的缺点。采用该新公式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有限元模型,根据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弹塑性法分析结果,确定ABAQUS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膨胀角为40°,然后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典型的方形钢管混凝土、矩形钢管混凝土、方形带肋钢管混凝土、矩形带肋钢管混凝土和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载-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相同含钢率下的方形钢管混凝土、矩形钢管混凝土、方形带肋钢管混凝土、矩形带肋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载-应变曲线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探讨各种短柱的受力性能和约束套箍作用,指出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约束套箍作用没有圆钢管混凝土明显,也没有钢筋混凝土明显,所以对方、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采取加肋的办法不能提高其承载力,但可略微改善其延性。

2009 年 07 期 v.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80818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533106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J4014)
[下载次数: 3,340 ] [被引频次: 148 ] [阅读次数: 15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

陈浩磊;邹湘军;陈燕;陈燕;刘天湖;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领域如军事、医学、考古、教育训练、灾难重现、工业制造、娱乐、农业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利用虚拟农业技术重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及其治理过程中受污染情况的观点,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和研究热点做了展望。

2011 年 01 期 v.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507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251064201000009,915106420100003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5640009);; 国家星火计划资助项目(2010GA780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870)
[下载次数: 16,703 ] [被引频次: 411 ] [阅读次数: 39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石墨烯的化学方法合成及其表征

王新伟;杨艳;田宏伟;郑伟涛;

修正的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通过超声波振荡剥层,再利用水合肼还原即可获得单层及较少层数的石墨烯。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S)、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形貌、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出了形貌上具有少量褶皱的单层和较少层数的石墨烯。但与天然石墨相比,该方法合成的石墨烯结晶强度相对降低并且拉曼光谱显示,其G带与D带的强度比大于氧化石墨烯的强度比,即石墨烯中sp2杂化碳层平面的平均尺寸大于氧化石墨烯的平均尺寸,表明该方法不能完全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结晶完美的石墨烯。

2011 年 03 期 v.6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1830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32001,51002061)
[下载次数: 4,720 ] [被引频次: 80 ] [阅读次数: 2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图像质量评价综述

刘书琴;毋立芳;宫玉;刘兴胜;

介绍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综合论述图像质量评价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Objective IQA),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一步介绍了Objective IQA的性能评价指标。指出了图像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2011 年 07 期 v.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40052);;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9D005015000010)
[下载次数: 3,903 ] [被引频次: 213 ] [阅读次数: 3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研究

徐慧智;程国柱;裴玉龙;

为解决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定量分析难题,从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出发,揭示了车道变换行为与交通流流率的关系。定性分析车道变换行为和交通量的关系,发现当交通量过大或过小时,车道变换行为发生的概率较低,当交通量适中时,车道变换行为发生的概率最大。基于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空间占有率的关系,提出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空间额外占有度的计算方法,构建了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模型,并进行参数标定。提出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以两车道和三车道为例进行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应用案例。

2010 年 10 期 v.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11Z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56)
[下载次数: 3,839 ] [被引频次: 47 ] [阅读次数: 15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刘一;白玉;庞楠楠;廖一平;刘虎威;

随着中国传统医药体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化学和医学工作者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中药在成分和药理上的复杂性,其成分确定和代谢研究需要分离能力和结构鉴定能力兼具的分析工具。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CE-MS)的成熟与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综述了最近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代谢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中药制剂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2009 年 03 期 v.4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010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5003)
[下载次数: 3,646 ] [被引频次: 33 ] [阅读次数: 17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相关下载

新闻动态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422,428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